返回

第162章 麻糖和喜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2章 麻糖和喜事 (第2/3页)

,但往往会增加不少麻烦。

    自告奋勇充当婚礼总策划。

    因为婚庆公司什么的如今还不多见,今天结婚的太多也不好联系,老人见得喜事多,交给他也算合适。

    结婚要有喜联,小区里、新房前、连树上都需要不少。

    商量到这个事的时候,按理说去婚庆用品店买回来就行了,李大爷又弄出来幺蛾子。

    “买什么买?买来的喜联能比得上沈家小子写的?”

    他这一说,众人愣了一下,马上点头同意。

    “老李这主意好,状元公亲自动手,喜上加喜,张放有福了!”

    “正好,小哲毛笔字好得很。”

    “咦,以前怎么想不到呢,去年我闺女办事的时候,就该去请小哲过来帮忙的,唉。”

    “那时还没考上状元呢。”

    一帮老头老太太七嘴八舌,事就定了。

    于是,今天一大早沈家大门再次被人擂响,沈哲还没起床。

    正要出门上班的沈明诚二话不说,就替儿子把这活接下来了,母亲也喜欢,说红事沾喜白事积德。

    颠颠下楼来到现场,好几百口子,估计整个小区的闲人都来凑热闹了。

    先递上喜钱,母亲准备好的六六大顺红包。

    婚礼会计老黄抬头一瞅,吆了一声:“是小哲啊,你家不用出分子,要你这名头就行!”

    “黄爷爷,一码归一码,帮忙和贺喜不相关。”沈哲笑道。

    “这个……”老黄有些迟疑。

    张家大娘远远瞧见,笑的像吃了喜鹊屎似的,快步走过来,喊道:“小哲,放假啦?”

    沈哲道:“恭喜大娘。”

    “小哲,我们这儿啊,出力的不出钱,出钱的等吃饭,你家分子拿回去吧。”

    沈哲有些挠头。

    拿回去没什么,只是自从他挣钱之后母亲大方很多,来的时候专门交代要给。

    “小子,快过来,马上十点了,别耽误事!”

    正犹豫间,那边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头一嗓门喊过来,沈哲红包一丢,麻溜闪人。

    “这孩子……”

    张家大娘笑着遥遥头,转头对老黄道:“记上吧,小哲结婚也要不了几年,到时候再说。”

    场地最边上一排铺着红布的长桌,就是所谓的婚礼领导小组。

    主力上班族不能随便为喜事请假,所以四周人老的老,小的小,女多男少。

    “开始吧,都准备好了,喜联就要新鲜的!”李大爷看到沈哲过来,脸色很高兴。

    沈哲一瞅,长桌上豪笔、墨、红纸都摆好了。

    当下也不说二话,答应一声“行”,抄起毛笔就动手。

    “新鲜的?有那么多词吗?”

    说话的是同为七栋住户的蒋姓老头,挺有怀疑精神的。

    李大爷瞥他一眼,哼了一声,道:“老蒋,你以为状元公是吃素的?搁过去给皇帝闺女写喜联都没问题!”

    “扯淡,你咋知道的,你吃奶的时候早建国了,见过皇帝家闺女?”

    “戏里、评书都这么说!”

    沈哲心里吐槽,这事也就古代状元能干,高考状元估计没几个人行,幸好脑壳有存货,否则他也要丢人。

    几个老头抬杠的当口,沈哲已经刷刷完成了一副。

    “大雁比翼飞万里,夫妻同心乐百年。”

    “好!”

    “吉利!”

    “出手不凡!”

    李大爷得意道:“怎么样,我的主意好吧?”

    众人无语,一人道:“老李,这和你没什么关系吧?是小哲写的好。”

    李大爷不以为然道:“如果我不说,你们能想起他来?”

    “就算要夸,那也夸不着你这老家伙!”

    这边一叫好,顿时吸引来不少人,按李大爷的安排,婚车要正午赶到,贺喜的邻里都在闲聊。

    “李爷爷,需要多少副?”

    李大爷想了想,道:“没多少,三十多对就差不多了。”

    “……行”

    沈哲想了一会,心里大约有个谱,蘸饱墨汁,一溜儿写下去。

    旁边早有看热闹的小年轻,麻利的把裁好的红纸在长桌上一字排开。

    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不同,书法家创作讲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喝的醉醺醺的似乎更好,狂草怀素有“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之称,小心翼翼追求完美反而写不出好字。

    沈哲当然还算不上书法家,不过,他临摹顾体十几年,忽悠这帮邻里绰绰有余。

    转眼就是二十几副喜联。

    ——荷红莲开并蒂花,朝阳彩凤喜迎门;横批:婚姻美满

    ——嫁有才郎君,娶娴淑之女

    ——英男靓女成双对,风采丽姿展芳容

    ——佳期值佳节喜看阶前佳儿佳妇成佳偶,春庭开春筵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