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2章 三部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72章 三部曲 (第3/3页)

头,是真的赞同。我见过好多作者,写着写着需要换一种思路。”

    “还以为你会逼着我要稿。”

    “这不是还有一年的么,我们肯定能培养一到两名五星作者,撑起杂志社就没问题了。对了,你不是加入那个畅销书作者群了,要是能拉过来一个就更好了。”

    沈哲挠头道:“我拉谁呀,都不太了解。”

    “行吧,你看着办,反正到时候杂志社离了你一样转。”

    “……”

    钟离话音一转:“不过,这一年你还要交上五十二个周的稿子。”

    “为什么是五十二个周?”

    沈哲掰着指头一算,好笑道:“敢情全年不能断稿啊。”

    “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部已经准备好了,话说主题和你刚才那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哪句?”

    “刚见面的时候那句,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青春?”

    “非也,还是武侠。”

    沈哲所说的就是前两天完稿的《白马啸西风》。

    这段时间,他一直想着后续武侠的连载顺序和选择问题。

    《云海》完结,天山江湖随之完善,梁派武侠退出考虑范围,接下来肯定要优先选择金庸的作品。

    古龙的如今还不太合适。

    因为他的几十部作品早期的太弱,后期的太罗嗦,高峰期的不适合沈哲的年龄。

    二十岁的青年会写出什么作品?

    二十岁的大学生在想些什么?

    荷尔蒙旺盛分泌,想的当然是追女问题。所以写出爱情方面的作品不用过于奇怪,青春文学不用说,梁派武侠本身就是武侠+言情,基本上遵循了这一原则。

    即使《明朝那些事儿》也是轻松幽默,丝毫不带老学究的味道。

    金庸写历史,出道时已经三十一岁了。

    古龙写人性,奠定独特的“浪子”风味时,也将满三十,更不要说成熟期了。

    当然,这二人没出道前默默无闻,沈哲已经被公认天才。

    不过,最经典的那几部还是要拖后几年,至少要等到大学毕业后。所以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三部作品,可以让杂志社用到明年。

    一悲,一伤,一乐。

    悲的是《连城诀》,这是一个坏人的江湖世界。为夺连城诀,徒弟可以杀师傅、父亲可以杀女儿,可以夺人妻子、陷害朋友。大侠们天良丧尽,大悲无声,最终相残而亡,掩卷让人如鲠在喉。但主题是“问世间,情为何物,财有何用?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主角狄云和水笙携手入雪谷,寻一片暖情天地。

    和梁派一悲到底不同,悲的是别人,结局合家欢。

    这一部放到最后发表。

    伤的是《白马啸西风》,李文秀和苏普之间的分离很伤,但也仅止于伤,没有悲,和校园爱情一样无奈。

    这一部要放在下期发行的杂志,紧接《云海》开始。

    和最近燕京火热的青春舞台剧南北对应。

    最后,乐的是《鸳鸯刀》。

    这部金庸作品可以看作《鹿鼎记》的前身,或者创意前奏。让人记忆深刻的太岳四侠,武功低微,一样可以成为武侠的主角。武侠中也是第一次出现喜剧、甚至逗比的人物,以后不断出现,比如桃谷六仙等人。这种创作理念的形成很不容易,从侠客到沈哲的武侠,加上别人的武侠,基本上都是主角学成绝世武功吊打配角。

    想来会对那些作者造成很大冲击。

    三部作品都很另类,反潮流的写法,又是一个三部曲。

    这就较上劲了。

    “对了,小哲,老魏准备把你的三部武侠整理在一起,弄出个典藏版,你觉得怎么样?”

    沈哲无语道:“魏叔怎么和你学坏了,太黑了!”

    ——————

    PS:这几天时间比较乱,明天中午要赶长途,先请假,不超过三天。

    抱歉。

    嗯,路上也能写,不过手机试了试,忒不舒服了,写多少不敢保证,反正这三天更新不正常,断更的可能比较大。

    三天后攒着吧。

    话说,从4月9号发书,除了上架前三天费九牛二虎之力攒了三章外,一百天从来没有一章存稿,写一章发一章。竟然没有断更,对于懒人来说,不可思议啊。早就想弄个全书大纲,一直找不到时间,路上主要思考这事。

    再次抱歉。

    修改后的内容,应该没事。(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