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蔓延(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蔓延(上) (第2/3页)

流利,听的蔺不语止不住的暗暗点头,由衷的替父亲感到欣慰。此子,当非池中之物,说不得,有朝一日,蔺氏一门还要靠他照拂呢。于是下定决心要保守好秘密,替他遮掩行踪,务必令其安然抵达大梁为好。

    计定,各人便就分头行事,一场还没有展现出威势的暴风骤雨,便从这魏国偏僻山村的溶洞之内,向外,蔓延开来。

    *

    蔺家庄中,抱着收拾好的被褥草垫的蔺七目瞪口呆的看着蔺大指挥着十来条壮汉向院里的牛车上搬运着木牍,而一旁停着的另三辆车上,已经堆的满满当当的了。“老大?你这是……?”

    “家主吩咐我将呓语首卷装车,并护送吕先生前往大梁,你?不是被老主公赐予了鹿姬?”

    “呃,正是,我回来自收拾些物件……这,好几大车了,不是只需首卷么?”

    “这可不就是一卷?唉,小七,不是我说你,当日主公收养的孤儿里面,数你年纪最轻,大家都把你当弟弟一般看待,什么事情也都由着你去了,你武艺当然是要得的,可这识文断字的功夫,确实差了太多,老主公一代名士,他存书的库房,你可有去过?到如今居然问出这话来……日后,跟了鹿姬那样聪慧的主人,可得多花些功夫学习才是,莫做那终日只会耍刀弄棒的莽夫!”

    说罢,蔺大鼓励的拍拍他的肩膀,自忙自的去了。

    呆立在场的蔺七终于明白为何主人说献书一卷了,光这首卷,便要用四辆大大的牛车来装载,若是十卷全部拉去,岂不是要四五十辆车那么多?一时半会,去哪里寻那么多的车辆来呢?想想当时放在包袱里的那轻便的誊本,再看看这堆了几车的原本,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心情就这样升了起来。

    没有人知道,这位日后一代宗门的行首,居然是从此时才明白到知识的重要性的。

    *

    丧庐旁的一间偏房之中,蔺不语反复向吕赫述说着此行的目的与重要性,这位已跟随父亲三十多年的门客,实是自己的启蒙老师,忠心与才辩自不必说,他唯一担心的,却是老人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了,还能禁得起日夜兼程的长途劳顿否……唉,若不是家中实在离他不得,蔺不语巴不得自己亲去完成,方才稳妥。

    吕赫已是一头雪白的银丝,闭着眼轻抚着长长的胡须,轻轻摇头晃脑的品味着这一环扣一环的造势之计。良久,双眼猛的睁开,睿智的精光夺目而出,就像立时年轻了十岁一般。

    “好计!”仿若品了一壶好酒的吕赫忍不住的赞叹。“老蔺公的这个关门弟子,日后,怕是不简单啊。”

    旋又躬身行个士礼,“家主,如今家中的境况,实已坏到可以的程度,连个乡中的小小游徼都敢上门包围叫嚣,轻视我等。你且放宽心,待蔺大将书册装妥,我立刻就出发。既已有此等良策,必依计行事,不负所托,定叫那无忌公子欣然前来,否则,我也再无脸面返庄见人矣!”

    *

    大梁

    黄昏的鸿沟运河中,各色船只首尾相接,往来穿梭,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两岸,街市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肩舆的大家眷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