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谋嫁(四) (第2/3页)
这放着,拿出来给大姐打点要好得多。
梳妆台上放着三口大小不一的匣子,陈妈妈又搬了两条椅子过来放着另外四口匣子。看了一会秀姨娘取出一串钥匙打开匣子,每一个匣子都上了锁的,一串钥匙上有七根,聚在一起也是有些分量的,陈妈妈却是一直带着。
打开第一口匣子都是些珠钗首饰,收着的是唐老爷多年送给她的,以及每年订做的时候分给她的,整整齐齐的排满了最大的一个木匣子。打开第二个是珠玉和手镯,以及几天前才放进去的一个手镯,她手上戴着的是唐老爷回来之后带给她的,原来戴着的就褪了一个下来收着,有六个手镯,玉石的,金丝绞花的,白银打造的,做工有精致的也有粗糙的的,却不是平常人家能够带的起的,珍珠,玛瑙,玳瑁做的项链几串,用木板子分类隔开放在一个匣子里,珠圆玉润的惹人爱怜。
第三口匣子装着她出门的嫁妆,说是嫁妆还太高了,她是纳进府的。并不是风光聘娶的正室,再说她们家也不是什么大户,只是小门小户,守着几百亩田地的地主自家,生活还是过得去,当时他们家看中了唐老爷,自愿把女儿送进来做妾室。当年她也是愿意的,她是地主家的女儿,也算是嫡出的小姐。现在却给唐家做了妾室。
带进府里的东西并不多,比不上王氏进门,几大车,二三十抬,十多个奴婢,她只有一个匣子,衣服都是只穿了身上的一身,匣子里装着地契,还是定不好的十几亩地,一个庄子,根本值不了几个钱,却也是他们家最重的嫁妆。她后面的妹妹都羡慕她进了好地方,跟对了人。不知道她的辛酸,表面回去风光无限,实际她是带着泪苦笑的。
说来唐家确实是好的,穿的吃的,都比她在那个家里要好,却要受王氏的气,她是妾室啊为了争得唐老爷的疼爱,她也使过手段,当初见着唐老爷的时候,她是真心欢喜眼前这个成为她的天的人,现在,她只求自家的儿女能够寻得一门好亲事就已经满足了。也不再想着唐老爷能够迷恋着她,只要不丢了情分就行了。
她的小满足也是难以满足的,王氏也盯着杨家,有了她从中作梗,这事就难办。而且她又想着给四少爷留着银子,现在大姐这边重要,她决定动用这笔钱。
其余的几口箱子都是银子,铜钱,以及田地和庄子这些年的进来的银钱,不多却也是一个小金库,再加上她瞒着唐老爷和王氏在外面偷偷置了一个铺子,还有点钱进来。
前面三个都是摆的整整齐齐的,白花花的银子,后面是串成一贯一贯的铜钱,最上面的一个还是平常用着的钱就在上面的匣子里去。放在柜子外也会放些散碎银子。就在梳妆台下的抽屉了,也是上了锁的,钥匙她自己拿着。
秀姨娘去了五十两银子放在陈妈妈手里“杨家是大户,出手自然大方,就是那些奴仆自然要比其他的人难以应付,陈妈妈小心行事不要让外人知晓了。”
“二夫人放心,奴婢会小心的。”两个人又把匣子一一点了数,再锁好放进柜子里,在暗格处上了锁,又把反正的衣服整整齐齐的放在上面,才又关上柜子锁好,小匣子的要是在陈妈妈手上,柜子的两根钥匙就在她手上。收拾好之后,陈妈妈让门口的奴婢去打水,见她好奇的神色,陈妈妈朝她瞪了一眼,吓得婢女缩着脖子出去打水了,心里却奇怪她们在里面叮叮当当的做什么,而且大半夜不睡的,弄得她也没时间打盹。
第二天,去请安的时候,王氏看着眼帘下一片青黑的二夫人笑了笑便让她们都下去了,饭后钱妈妈出去打听回来道“昨晚二夫人院子里的光大半夜的还亮着,不知道在做什么?”
王氏点了点头“让人去跟着陈妈妈没有,这几天她们肯定会有所动静,不要让她们坏了好事。玉莲说好像看着杨公子送东西给大姐了,若是真的,他们两个人郎有情妾有意也说不定,杨家的这门亲事,一定要是玉莲的。”
“奴婢明白,已经让唐大留意着了。倒是请安之后陈妈妈就出门了,小厮回来说去了绣庄就回来禀告了。”秀姨娘说是让陈妈妈去绣庄的。
“管她去哪,只要去了杨家附近,就不能看丢了,别让她出了幺蛾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