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中举(三) (第2/3页)
,赵氏会意,本来要给她洗脸的,接到她的警告站在一旁不动了。王氏进来见事做事,从孙嬷嬷手里接过巾子给唐老太太抹脸,刚挨着唐老太太吸了口气,说太冷了。王氏便亲自去盆里拧了一下,握在手里还是热的,走了过来唐老太太又说太热了。
婢女们进进出出的换了好一次水,王氏的袖子也湿了一大片,唐老太太才满意的让王氏给她洗脸。王氏知道她是故意刁难,也没想着顶嘴,卯足了劲跟她僵持,见唐老太太只是穿好衣服,其余的一件还没做,又看着看在一旁当壁画的赵氏,又看看不动声色的孙嬷嬷。王氏明白过来,亲自动手给唐老太太梳洗好之后她给累得出了一身汗,如今是晚秋天已经很冷了,可她却还能累出汗水。
在柳城的时候都是别人伺候她,到了这里她就被当成下人伺候,现在她也能明白一点赵氏的苦心,想要掌握这个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这蹲菩萨不能有半点疏忽。做得好天经地义,做不好就得被议论,说不事长辈。
唐老太太看着满脸汗水的王氏心里才好受了一点“难得趣静回来一趟,以后多到娘屋里坐坐,说说柳城的事,听说几位姑娘都被你调教得很好,娘也就放心了。”王氏听了,恨不得早点会柳城去,不愿意在这做牛做马。
早上唐老太太留下王氏赵氏与唐月钰一起在屋子里吃了早饭,唐月钰不习惯那个檀香的味道隔三岔五的打一个喷嚏,唐继德倒是早早的被王氏找了一个借口送走了。唐月钰也想走,可是唐老太太没发话,又不敢走,只能捂着鼻子求救的看着王氏。
王氏本来不想理的,想了想道“二姑娘可能在路上受了凉,这鼻子一点也不通顺,娘看要不让她下去休息,免得把病气传染了过来。”老人家身子都是弱的,要千万小心。
唐老太太责怪的看了王氏一眼,笑眯眯的对着唐月钰说了几句就让她下去了,临走之际,唐月钰感激的看了王氏一眼才离开。
随后的几天王氏都没有见到唐老爷,连唐继明都没见到,院子里的男主人都不在,唐月钰因为“生病”去请了安就回去了,王氏身体很好,一点小毛病都没有,每天早起过去伺候唐老太太起身,赵氏也被唐老太太赶回去睡懒觉了,只有王氏一个人陪着,王氏以为她会病倒,几天之后对于屋子里的熏香也习惯了,根本闻不出刺鼻的味道。
虽然王氏没有出门,却也有消息灵通的人送了请帖过来说是让她过府一聚,请帖是由赵氏送过来交给唐老太太,唐老太太再转交给王氏的,这事算是最后一个人知道,唐老太太的话是反正在府里闲着也是闲着,出去走动也好。说唐月钰也快及笄了,是应该出去。她都这样说了,王氏怎么刚违背。
所以在赵氏的陪同下去了赵氏交情甚好的人家而去,京城对王氏来说是陌生的,却也不是全然不知,赵氏身边的那些交好的人她也是知道的,这位程夫人就是她的好姐妹。赵氏的手帕之交。王氏知道,这个请帖恐怕也是赵氏弄的,什么原因到了就知道。
一同而去的还有唐玉英,她只比唐月钰小一岁,也是可以出门走动的。
四个人坐着一辆宽敞的马车,里面布置得很舒适,王氏一上马车就不多话,听着赵氏嘀嘀咕咕的说着程夫人的事,程家也算是京城中的官宦之家,不过是小官,程老爷的官职还没唐老爷的官职大,也是唐老爷升职之后才如此。程夫人是赵氏的小姐妹,手帕之交的感情王氏明白,比有血亲的同父异母的姐妹感情不同,它们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可以说书两个家族的靠近。
王氏渐渐明白赵氏的意思了,程夫人的大儿子已经及冠,娶了正室,听赵氏的意思是想把唐月钰纳进去做填房。如果是一个商人之间,能够跟官场的人牵上关系那是多么荣幸的事。可唐家不是一般的商人之家,他们这一房更是,赵氏打着什么主意,王氏一听就听出来了。
不知道收了程夫人多少好处,想着把她的女儿卖进去,既然是侧室…目光落在唐玉英身上,笑了笑“这个程夫人也真是,官家自然是重视门楣的,门当户对才是好姻缘。想来这位侧室也是官家的小姐才是,一个庶女也是可以的。再说了,程公子也不是什么官只不过站着长辈的光而已。弟妹说得是不是,大嫂也不是说闲话的人,只是觉得这些事啊,它得有个门槛不是?”
“大嫂误会了,程夫人只是说想给程公子纳妾,还没侧室。”赵氏笑着解释“想来是一个好姻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