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陷阱and地雷(下) (第2/3页)
都知道,那玩意在嘴里不会是一种很享受的感觉。
“好的,我们继续。”白鲸很绅士的说道:“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不得不说,而且很是罕见的一种地雷,棒状地雷,一般地雷通常是圆型的,必需很准确的压到感应区才会有反应,但人的脚实在不大,直接踩中的机率并不高,而若是布雷过密,使人员心生警觉反而不美,因此折衷方案便是扩大受压面积,而改变原始构型则是最佳的选择,也因此原先的圆盘构型便改为长柱棒型,不但受压面积增大,破坏面积也随之增大,以往踩到地雷或许只有那个人倒霉,但若是踩到棒状人员杀伤雷,可连左右邻兵都得为你的疏忽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对装备这些地雷的人员而言,这更是一个天大的声音,以往需埋设100个地雷的雷区,使用棒状地雷後,只需30~40个就能达到相同的密度效果,而且可预期破坏力更大,是相当理想的兵器,唯一的缺点就是体积过大,无法大量配发以步行或轻型载具移动的小型部队,对战部队而言这是个严重的致命伤。”白鲸笑呵呵的介绍着这又一个屠戮人命的东西。
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大部份的军事术语中,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都被称之为大型人员杀伤雷,但这个名称并不恰当,依标准爆破值而言,2lb(0.9kg,纯**爆炸威力,下同)以上的装药量才可能对人体造成致命性的伤害,20lb(9kg)以上的装药量才可能对装甲车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那么以13lb(5.9kg)的装药量来作人员杀伤弹是否过於浪费?而且也无法对装甲车辆作有效破坏,因此者认为此种规格的雷体应重新分类为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而事实上大部份的部队对此种地雷的应用对象也如字面所述,不过由于其构造与引爆动作都与人员杀伤雷相同,只是体积大了几号,因此当初整理后勤军备分类的那群军事半文盲的预官们就这样乱七八糟的分类下去,而大家也就糊里糊涂的用了这麽些年,而在应用上,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与人员杀伤雷也是经常混合使用,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但这仍不是一种标准的分类方式。
“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与人员杀伤雷的最大不同除了体积之外,启动方式的不同也是特之一,人员杀伤雷绝大部份都是压发式的,而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除了压发(压力可调整,以免浪费珍贵的雷体于过于小型的目标,不符成本效益)外,松发(压一次开保险,让前轮通过,压第二次引爆,炸掉后轮)、震动式、磁感性诱发、音响频率引发都可以套用于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上,而刚刚所提的野战急造炸药也可以当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用,而且成本更为低廉,但是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的铺设方式则是道路暨一般车辆破坏地雷成效验收的重点,这点我们在下面会提到。”白鲸说的有些口干舌燥,不禁指着于添,让他给自己弄一杯水来,于添会意,赶忙跑到一边拿了一瓶矿泉水过来,然后扔给了白鲸。
白鲸此时只感觉自己的嗓子有种冒烟的感觉,但是当一口水下来之后,瞬间就好像那干燥的大地忽遇甘霖一般,爽到了心窝窝里面。
可是就当白鲸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