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秦家优良血脉 (第2/3页)
那种忘恩负义之辈,怎敢忘记叔父的大恩大德?侄儿只是看出官家对叔父的忌惮之心,所以将计就计,误使官家真的以为侄儿狂妄,敢跟叔父作对,从而确保叔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更是为了确保咱们秦家的长盛不衰。
叔父若是怀疑,侄儿大可。。。”
“行了,老夫说笑而已,何须吓成这幅模样?”看到秦天德双腿开始打颤,身上的汗水越来越多,已经浸透了衣衫,秦桧终于摆了摆手,“坐吧,老夫知你忠心,那日看到熺儿被打,身上淤肿但脸上无伤,老夫就明白了你的心意。
秦家能有你这样的后起之秀,是秦家之福,等到老夫百年之后,有你扶持,秦家也能够继续屹立不倒,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秦天德弯着腰倒退道椅旁边,欠着身坐了下来,只觉得腰酸背痛。听到秦桧如此盛赞自己,也不敢接过话茬,只能讪讪的陪着笑脸,同时用余光打量着书房内的一切,他发现,书房右侧还有一个偌大的山水屏风。
秦桧称赞了秦天德几句,话锋一转:“你近些日所做的一切老夫都能明白,不过有些事情却有些费解。”
秦天德慌忙起身,恭恭敬敬的说道:“叔父有话尽管发问,侄儿定当知无不言。”
“那日老夫参劾赵鼎,退朝后官家为何将你单独唤至御书房,他跟你说了什么?”
秦天德来此之前,心早做了准备,听到秦桧问及此事,赶忙回答道:“叔父有所不知,当日小侄跟叔父一同参劾老匹夫,官家怀疑小侄跟叔父同气连枝,所以特地将小侄唤至御书房,询问小侄参劾那老匹夫的因缘。”
“哦,老夫也想知道你为何参劾老。。。赵鼎的。”
提到赵鼎,秦天德的脸上就露出了仇恨之色:“回叔父的话,想当初侄儿金殿提名之时,那老匹夫就百般阻挠,侄儿本就对他恨之入骨。当日他又参小侄,小侄若是不让他知道厉害,以后岂不是要死在他的手?”
秦天德的这个说法秦桧算是能够接受,他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为何不奏请官家将其斩首又或者发配到荒芜之地,反而发配置淮阴编管呢?”
“嘿嘿,这就是叔父有所不知了。”秦天德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在小侄看来,不论是杀了那老匹夫还是发配到荒芜之地吃苦受罪,都太便宜他了。
不敢欺瞒叔父,淮阴乃是小侄的地盘,小侄早已打好了招呼,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只等老匹夫到达,看不把他整下几层皮来!
在淮阴,侄儿想怎么收拾他就怎么收拾他,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岂不快哉?”
秦天德说的咬牙切齿,不过秦桧似乎并不关注。等到秦天德话音落下,秦桧再次问道:“胡铨此人老夫了解,何况淮阴县令乃是陆宰之陆游,他二人会任由你折磨赵鼎么?”
秦桧问出的这个问题就是秦天德之前心顾虑的最关键问题,好在他已经让岳霖带信前往,眼下自然早有应对之策:“叔父放心,淮阴主簿秦二原本是侄儿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