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八六章 淮阴党问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八六章 淮阴党问世 (第1/3页)

    “微臣举荐已故左宣教郎、太学博士周利建之周充担任普安王殿下的侍读,希望官家准许。// 乐读窝  //”

    “利建之?”周充这个名字赵构没怎么听过,不过对于周利建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想当年他在应天仓促登基,辗转维扬期间,周利建就一直陪在他身边侍奉,结果卒于扬州,时年三十有八。在他心,周利建倒是一个对他极为忠臣之人,如今秦天德举荐的居然是周利建之,这让他有些吃惊。

    “周充如今年岁多少,身在何处,任何官职?”

    “回禀官家,周充如今不到二十,身淮阴,历任淮阴主簿,现任淮阴县丞一职,任职期间恪尽职守,颇得百姓好评。”秦天德有把握赵构会答应,因此回答的较为详尽。

    赵构眼睛一亮,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可是你知县淮阴时的属下官员周必大?”

    “正是。”对于赵构一口叫出了周充的姓名,秦天德心虽然有所疑问,不过考虑到自己已经两次将人犯发配淮阴,赵构对淮阴有过了解也属正常,因此并没有往深处去想。

    赵构并没有立刻应允,而是说道:“你即刻命他回京,朕要亲自考核过后,才能决定是否准许他为眘儿的侍读。”

    “微臣遵旨。”秦天德自信赵构一定会同意,之所以说要考校,也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因此并不在意。

    此刻秦天德还想象不到周必大在他的举荐下,成为了赵眘少年时的皇侍读,会给后世带来何种影响,但后世的史学家却出奇的一致认同,对大宋影响甚远甚至使得大宋国祚又延续了数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天德一手操办出来的淮阴一党。

    而周必大经秦天德举荐,成为大宋兴之后最有作为帝王幼年时皇侍读这件事,则被视为淮阴党正式走出淮阴,走上历史舞台的开端,标志着大宋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淮阴党这种称呼,在秦天德升任国师之后就开始流传开来,起初只有那些被秦天德以各种手段弄到淮阴的官员被称为淮阴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先一批的淮阴党人逐步登上历史高位,推举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忠贞之士,使得淮阴党的势力再度得到了膨胀,以至于在宋孝宗后期时,就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把控了朝政。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这在后世影响甚广的淮阴党被公认为是秦天德一手酝酿出来的,不过后世同样一致认为,秦天德不是淮阴党人,更不是淮阴党的魁首。

    关于谁才是淮阴党的第一任魁首,这个话题后世争论了很久,最终才勉强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最早的淮阴党根本没有魁首,有的只是以淮阴三杰——周必大、陆游、岳雷——为代表的,包括胡铨、陈规在内的一大批忠于宋庭的名臣勇将,这些人在秦天德的各种手段下汇聚在了淮阴,从而为了兴大宋共同奋斗,也成为了淮阴党的起源。

    除此之外,后世的史学家们还一直认同,虽然秦天德不是淮阴党魁首,但却对淮阴党的有着极大的影响,使得淮阴党内虽然多时当时清流名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