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三党现秦达独领朝权 (第2/3页)
世忠以枢密副使之职兼任宣抚处置使,节制淮南西路、淮南东路、江南东路。
这条旨意一出,不由得大宋举国震惊。这些地方可以说是大宋与金国边境所有府路都有了猛将坐镇,而且一改秦桧为相时,前线御前诸军退于二线的畏缩之举,反而重新将军队压倒了边境,这使得不少人都认为,秦天德打算是要跟金国开站了!
没错,就是秦天德,虽然所有的圣旨皆是出自新皇赵眘之口,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秦天德的意思,因为秦天德如今的权柄是在是太大了,大的超过了当年威风不可一世的秦桧,因为秦天德是此次兵变最大的获益者,甚至超过了登上帝位的赵眘。
在赵构退位禅让的圣旨,清清楚楚的写了这么一条,秦天德为大宋国师。
何为国师?国师一词最早出自于尚佛的北齐宣帝之时,指的是有道高僧,在宋朝还从未有过国师的称号,秦天德何德何能竟能得此殊荣?
要只是这样也摆了,毕竟没有什么实权,可秦天德的这个国师并非如此,其职能又被赵构改变了——下领百官,上代赵眘处置国事。
在赵构的退位禅让圣旨说的明白,说是赵眘年幼,还不足以主政,因此国家大事交由秦天德代为处理,一人独领朝政,等到时机成熟,再将朝政交换于赵眘。
在百官看来,赵眘的确年纪小一些,可再怎么说也年满十八了,如果说这还过于稚嫩,那么只比赵眘大了不到七岁,如今还不到二十五的秦天德难道就成熟了么?
要只是这些,也还能忍受,毕竟赵眘尚未加冠,等上两年加冠,秦天德就应当将朝政归还,最多再忍上两年就是。
可是赵构的旨意还有一句话让武百官甚至赵眘自己都难以接受,说是赵眘何事有能力处置朝政由国师秦天德说了算,也就是说,即便赵眘加冠,年满二十,如果秦天德认为赵眘还不足以处置朝政,照样可以不把朝权交还。
换句话说,只要秦天德不开这个口,哪怕等到赵眘七老八十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大权始终都在秦天德的手上!
当然也不能完全这么说,等到赵构老死,赵眘要是把心一横,硬顶着不孝的名头,违背赵构旨意,硬是将朝权从秦天德手抢回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赵构如今的身骨极为硬朗,看样在活个一二十年也不成问题,而这一二十年足够秦天德将朝堂经营的密不透风,到那时即便赵眘想要收权,又谈何容易?
为此以赵鼎为首的不少官员,甚至包括胡铨陈规等得益于秦天德的官员全都去求过赵构,恳求赵构将圣旨收回,收回对秦天德的封赏,因为这份封赏实在是太严重了,要不然秦天德也不会再戊五当日选德殿内听到后兴奋的魔怔了。
令他们失望的是,也不知赵构受到了秦天德什么样的蛊惑,下定了心思授予秦天德通天的权柄,弄得百官长跪宫门外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