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少年朱熹 (第2/3页)
是一副平起平坐的口吻。
“秦天德,你某要太张狂,要知道朕才是皇帝。。。”
“官家是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皇帝,要说狠话那就等到臣将皇权归还之后再说吧。官家若是无事,还请回宫,臣还有公务需要处理。”
“秦天德你。。。”赵眘彻底被秦天德的态度激怒,端诚殿内的太监宫女一个个屏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会被赵眘迁怒,更怕被赵眘灭口。
“哼!”赵眘一摆衣袖,知道秦天德如今有赵构的撑腰,他奈何不得,只能转身离去。
可是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又转过身来,说道:“秦天德,朕想将史浩召回京城任职,希望你不要从阻拦。”
史浩么?秦天德揉了揉脑袋。
他掌握朝大权后,提升了不少官员,也替不少官员平反,赵鼎胡铨李光张浚等等等等不但官复原职,有的甚至还升了几级,可是史浩始终还是钱塘县丞,没有半分调动。
史浩有能力,有才华,有本事,在钱塘期间的确将钱塘治理的井井有条,连钱塘县令都被挤得快没了位置。不过秦天德实在不是很想将史浩调回来,因为按照历史记载,史浩及其儿孙史弥远、史嵩之,祖孙三人三代为相,其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年。
史弥远在其爪牙“四木”“三凶”的帮助下,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南宋百姓则疯狂掠夺。他招权纳贿,货赂公行,使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完全可以跟秦桧有一拼。
秦天德不想将史浩调回临安,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史弥远生于公元1164年,而到那时候,按照他的计划,他早就离开了临安,根本没有机会改变,只能想着贬斥史浩,将这个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近日赵眘突然提起史浩,不由得是他有改变了想法。赵眘对史浩极为尊重和信任,而史浩也的确能够帮上赵眘不少忙,岳震虽是妖孽,不过年纪太小,若是再加上一个史浩,说不定赵眘能够很快成长起来。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说道:“官家既然开口,臣自当遵从,将其升任国博士,不过臣又一个条件,史浩之后,四代不得为官,不知官家能否准许。”
“四代不得为官?秦天德,你竟敢跟朕提条件!”
“臣不敢,但为了我大宋百年基业计,只能如此,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赵眘想要史浩回京帮助自己,也只能咬牙忍了,不过这却使得史浩对秦天德恨之入骨,因为秦天德绝了史家的将来。
赵眘走了之后,秦天德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如今他与完颜亮商量的计划已经步入正轨,需要等待的就是金熙宗身死完颜亮登基的一刻,因此赵眘走了没一会,他也带着苏牧离开了皇宫,返回了国师府。
刚回到国师府,他就从牛二娃的口得知,自己的父母秦非秦李氏来了,朱淑真也如愿诞下一,一同来到了临安。
拜见了秦非和秦李氏,聊了许久,在二老的催促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