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众书生天街大骂秦天德 (第2/3页)
手下留情。
不用谢本国师,要谢还是去谢太上皇吧。你到今日还能够担任礼部尚书,都是太上皇支持,不过以后你需约束你儿孙,莫要让他们再在临安城惹是生非,知道了么?
身上汗渍未干杜洪再度冒出一身冷汗,如今临安陪在他身边只有他最疼爱小孙,如今却也二十有八,虽已完婚却劣性难改,没少在城惹是生非。
听出来秦天德话警告意味,杜洪不敢再多说什么,当下深作一揖:下官定当严加约束,请国师大人放心。
在苏牧跟随下,秦天德走出贡院,发现贡院门前围观人群早已散去,只有周必大和杨万里还守在门外,另外就是秦三看着那自称是他二大爷富贵书生。
廷秀,你才华,得一个进士及第肯定没问题,aaN现在问你,你可愿意前往淮阴任主簿一职?
杨万里有些发懵,可是周必大却听明白了,这是秦天德要将杨万里收为己用!如今淮阴县令是秦二,将淮阴治理井井有条,而县丞朱熹虽是带有目,可听说态度如今已经开始转变,淮阴太容易改变一个人对秦天德看法了。
淮阴县虽然算不上是大宋最富裕县郡,但却是大宋治安最好,百姓最为安定县郡,没有之一。尤其是淮阴地处宋金边境,但却再没有受过金兵侵袭骚扰,盗匪也不敢再淮阴作乱,反倒成为一片净土。
只看赵鼎张浚和李光对待秦天德看法就可见一斑。前者二人皆在淮阴待过一段时间,因此虽对秦天德擅权不满,但却不像李光那般厌恶秦天德。
充,你好友若是再有想廷秀这般人才,随时可以像aaN推荐,廷秀你也一样,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本国师宗旨。
秦天德太缺乏人才了,除去作为一个后世历史专业毕业生身份,对这些历史名人有着一种特殊敬佩外,还有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担心。
金人下一次内乱本应当还有十几年,可他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他要加速这场内乱爆发,要不然他擅权十几年,当真是会把赵眘得罪死死,到那时纵然他肯主动交出手权利,赵眘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所以他需要人才,大量人才,能够接受新事物人才。
一场战争不是只看将领有多威武,兵士有多勇猛,兵器有多锋利,更多还是要看粮草是否充足,国库是否充实国家经济是否强硬。
打仗就是烧钱烧粮,没有强大经济作为支撑,纵然有着最为威猛军队,也难最终取得成功。
金国占据了原腹地,幅员之辽阔超过了眼下宋朝,要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灭金,没有强大经济作为后盾,是很难实现,尤其是他还想顺势灭了西夏,这场仗规模实在是太大了,绝非三五个月就能打得完。
强大经济是战争基础,而百姓生活安定,衣食无忧则是经济强大保证,所以他需要大批有才华有正义感才人治理一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是百姓连自身糊口生存都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