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赵鼎二请秦天德 (第3/3页)
秦天德发怒,赵鼎却是笑了:呵呵,钱塘小儿,你果然不出老夫所料,不论是否高居庙堂,都忧国忧民啊。此次老夫前来,是希望你能够出任楚州知府,以你本事,必定能够给饶边金人沉痛教训,也必定能够护得楚州百姓周全。
老头,你故意激怒?秦天德也察觉了赵鼎意图,缓缓坐下,开始装傻起来,左相,有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虽说如今屡屡有金兵犯境侵扰,可淮河沿岸有韩大人和刘大人在,以他二人与金兵多年作战经验,怎可能没有良策抑制对方?
赵鼎老脸一变,没有开口。他知道这是秦天德在挤兑他,在挤兑整个官集团。士大夫阶层一直觉得如今武官权力过大,在秦天德辞官后就着手准备削减武官手权力,若非金人突然在边境集结,不要说四大宣抚使撤销,就连王贵这个兵部尚书都恐怕保不住了。
如今金人主要侵扰是淮河南岸沿线,但朝廷依旧派遣官前往,钳制韩世忠和刘琦兵权,两员武将根本无法完全指挥军队,可以说这是造成金人肆意饶边最根本原因之一。
老头,怎么不说话?你还是回去吧,楚州知府没兴趣。
那老夫若是请你回朝,重任国师一职,你肯答应否?赵鼎思忖良久,终于开口说道。他不希望秦天德独掌大权,但眼下看来要想缓解朝局面,也只有秦天德一人能够胜任。再说了,既然能够逼得秦天德辞官一次,将来也能够有第二次。
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又是为何,对于朝廷来说,秦天德变得这么重要了。
听到赵鼎话,秦天德突然站了起来,轻掸了几下衣袖,冲着赵鼎深作一揖:赵大人能够为江山社稷放下个人恩怨,亲自来请在下回朝,如此高风亮节在下敬佩万分。只不过在下闲云野鹤惯了,实在是不想再受庙堂樊笼之苦。
莫非你是担心本相诓你又或者是不能代表朝廷之意?你放心,老夫此来是受官家所托,请你回朝,重新担任国师一职。
受官家所托?你们眼有官家么?秦天德摇了摇头,你们根本不明白,朝之所以会如此混乱,就是因为你们眼都没有官家。若非如此,为何户部尚书与翰林侍读学士两职会空缺三月有余?
赵鼎有些诧异看着秦天德。他知道秦天德说没错,由于赵昚从成为皇到登基过于仓促,缺乏作为皇帝手段和魄力,缺乏治国经验,所以朝不少大臣对赵昚敬畏远不如以前对赵构敬畏。
可是这话从秦天德口说出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毕竟在所有人看来,秦天德是最轻慢赵昚人,不说别,直冲那一句官家还有何补充就足以证明了。
官家让你来请回朝担任国师,你却自作主张,用楚州知府一职来忽,赵相,你胆实在是太大了。难道你忘了,不论他经验如何,年龄如何,他都是一国之君,是大宋帝王,你等莫要忘了人臣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