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 君臣情谊 (第2/3页)
出了手的钢刀。
“启禀官家,臣有本启奏,臣参劾右相范同范择善!”
秦天德参劾范同的理由很是具体。就是范同之在西湖湖畔强抢冯健之妻,殴打冯健主仆,将冯健仆人当场殴打致死。
这个冯健真有其人,只不过死于几日前,秦天德见到的那个冯健是契丹人假冒的,不过那份血书以及上面的所列之事却是真有其事。
冯健在妻被抢后,没等身上伤势好转,立刻上告临安府。
临安府尹陆宰受理此案,派人严加调查,当查明一切后,却发现告状之人冯健失去了踪影,几经搜寻,终于得知冯健在上告临安府后第二日晚,酒后失足落水,溺毙而亡,尸体被所谓的路人发现,打捞上岸送回老家,结果半路上又遭遇山贼,尸体消失无踪。
原告失踪,此案便无法在进行下去,因此陆宰虽然心怀疑,但也只能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里面疑点太多。首先冯健身上有伤,妻又被人抢走,一心想要依靠官府救回妻,怎么可能喝的酩酊大醉还落入水?
第二,就算冯健真的是酒醉落水而亡,那尸身也要经由临安府仵作勘验之后,定名死因,然后才能送往义庄,通知其家人前来认领,怎么可能被所谓的路人从水打捞出来?还好心的送往冯健老家?
第三,就算真有这样好心的路人,可是这“路人”怎么知道冯健老家的?而且为何会出城之后偏巧遇到山贼?而山贼居然不抢金银专抢尸体?路人也随之消失不见,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在无人知道这路人的下落,连这些事情,也都是得自于冯健落水附近的居民之口的,这些居民是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的?
多年的宦海沉浮,陆宰太清楚这其的猫腻了。有很多事情明明看似不合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就连孩童都能瞧出其的端倪,但从某些人口说出后,那就是定论,再可笑的事情都变得再正常不过。
就像那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而我信了,这件事就不会错了!
陆宰很想将此事告知秦天德,让秦天德来主持公道。他不是不敢直面范同,关键是冯健已死,他那什么来质问范同?
也只有秦天德能够依仗国师之权,不用任何人证物证,只凭公心而断定讼案惩治恶人,还公道于天下。
他陆宰倒是想仗着秦天德的支持,来一回老夫聊发少年狂,不过对方是右相范同,他“狂”不起来,而圣贤之书的教导也不容许他“发狂”。
不过那时候秦天德似乎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只能将此事延后,等待秦天德处理完手边棘手的问题后,在将此事告知。
哪知道秦天德却因为此事遇到了刺杀,累的贴身侍卫苏牧身亡,秦天德主动问起陆宰冯健一事,从而知道了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
还有些弄不明白的就是真冯健的血书如何会落到耶律崇的手?真冯健究竟死在范同手还是死在耶律崇手?那封血书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