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五章 官家的磨刀石 (第2/3页)
么做,完全是处于对官家的忠心,都是为了官家着想。”
“没错。”胡铨点着头附言道,“钱塘你太小瞧我等了,难道说你以为朝就只有你一个忠臣么?你对我等是否太不信任了?”
史浩已经确定胡铨所想与自己应当所差不大,接着说道:“国师大人,胡大人所言正是下官所想,需知你一人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但终究只是**凡胎,想要以一人之力辅佐官家,恐怕力有不逮。
李大人不知你心,故在朝多有冒犯,他可以不用考虑,可是赵相、张大人、还有胡大人以及下官等这么多人,都已经知晓你的心意,为何你还不肯对我等明言呢?”
“等一下等一下!”被二人这么一番抢白,秦天德彻底迷糊了,他不知道自己又有什么事情被二人瞧出了破绽,“你们到底在说什么事情,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你们能否说个明白?还有尽量简短直接一些,行么?”
史浩胡铨二人对视一眼,由于刚才是胡铨起的头,因此此刻轮到史浩来说了。
他同样退后两步,将并不凌乱的衣帽重新整理一番,同样深作一揖,恭声说道:“国师大人,下官多谢大人替官家所作的一切。
下官已经明白大人为何要推举吏部尚书何铸升任右相一职,只是大人如此在朝纵容党派,虽然有利于将来官家的统御,但你难道不怕将来形成党争党锢,从而损害我大宋数百年的基业么!
况且太祖曾有言,愿与士大夫共天下,可秦大人这般做法,只会使得将来皇权集,所以下官适才无礼,替官家谢过大人,但下官此刻却要质问大人一句,若是因为皇权集而导致大宋的衰败,国师可能负起这份责任!”
原来是这件事被看穿了啊,秦天德高悬的心放到了肚里。
“史大人所言差异。
想前朝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皇权集,但能够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稳固边疆,史有‘贞观之治’,更是为之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反观我大宋历代,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可百余年来,何时曾有过盛世之举?北方现有契丹,后有女真,无一不将我泱泱大宋压的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岁贡称臣换的和平。
而你们,也就是你口那些与官家共天下的士大夫,除了相互倾轧,大力排除异己,推行自己的国策,可曾真心替天下黎民着想过!
神宗在位期间,支持王公(即王安石)主持变法。公变法之心,出自“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苦用心,进行变法,可最终结果呢?
我承认公当年变法的确有所欠缺,而且在用人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弊病,导致变法的结果与其所想南辕北辙,不但没有为百姓带去改善,反而使得不少百姓被迫像官府借贷,沦为佃农。
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