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川蜀重地两名将 (第2/3页)
道秦天德特别的看重虞允文,但居然能用“下一代出将入相的柱石之臣”来形容,这实在是太难让人理解了,包括虞允文都不明白,秦天德为何会那么看重自己。
秦天德之所以将虞允文安置在郑刚中身边,是因为那里太过重要,而这两人对于他将来的大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看到二人仍旧面露犹豫,他只能透露出了部分口风:“郑大人,你将来的功业将在北方,你将与吴大人一同创下不世功绩;而虞大人,你除了要配合郑、吴两位大人外,你的成名战将会在在西南,到时候天下人都会见识到你惊艳的一幕!”
听到秦天德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郑刚中和虞允文也没法拒绝了。对于郑刚中来说,秦天德有救命之恩,对于虞允文来说,秦天德有知遇之恩,而且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知己之感。
几日后,在秦天德千叮咛万嘱咐此事一定要保密的唠叨中,二人又匆匆赶回了兴元府。
似乎一切都按照秦天德设想的那般发展,事情进展的越来越顺利,可是没过一个月,一件事情就彻底让秦天德陷入了愤怒——韩世忠受伤了。
秦天德的愤怒在于韩世忠的为老不尊。
三种高产作物,以及食制方法的出现,传到韩世忠耳中后,韩世忠立刻赶回了临安。他在枢密院挂着枢密副使的官衔,因此不用请示就可自行回京。
就算没有,将秦天德视作子侄的他,也不会在乎手握大权的秦天德,他想回就能回。
在品尝了三种作物制作出来的食物,详细了解了三种作物的产量,并且知道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来年三种作物的产量还会提高,老头兴奋坏了。
武将出身一生戎马倥偬的韩世忠太清楚两国交战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粮草。秦桧掌权期间,贪污**,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纵然江南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朝中的粮草也大不充足。
两年前,秦天德曾经说过力争五年内灭金吞夏,韩世忠还有些担心粮草不济之事,生怕秦天德为了成就功业,在国内增加税赋,为了将来那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搜刮百姓的存粮。
不过这三种易种高产作物的出现,让他打消了这个忧虑,若是亩产真能如秦天德所说,不要三年就足以支持朝廷打一场持续三年以上的战争了。
如今宋朝境内,不算后方各路的兵士,但是四大宣抚使所统领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这完全是秦天德有意“纵容”出来的。
募兵、收编山贼土匪、接纳北方归来的义军残部,每个宣抚使麾下的兵力,都超过了十万,这还没有算秦天德将来打算从海路攻打山东的五万海军。
可以说,这两年来,宋朝的兵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朝廷,由于兵部尚书是王贵,户部尚书是李瑜、吏部尚书先是何铸后世陆宰,这些人都算得上是秦天德的心腹,因此赵鼎等文臣根本不知。
把秦天德的肩膀拍的生疼,又将岳震往空中扔了几下,然后用胡子扎的秦朗哇哇直叫后,韩世忠心满意足的返回了建康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