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8章 礼仪之大 (第3/3页)
》两篇后被大儒朱熹列入“四书”。《礼记》叙述的内容,大为先秦古制,亦载有一些孔圣言论,其门徒对孔圣思想的拓展。
但也有几个篇章,为秦汉儒生所撰。以大唐为节点,《礼记》地位趋升,超越《周礼》和《仪礼》。
“三礼”是华夏古人对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华夏后世的制度秩序、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之大,言不可及。
《周礼》载有详尽的礼制。“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
武白带着篱落,提着礼物来到桓府门前。初次登门,向门房报上家门后,不一会儿,桓府内走出来一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
青年笑意盈盈的对武白见礼说道:“子瞻登门,蓬荜生辉啊!”
武白来之前,特意了解过桓府人丁,此人应是桓家二爷的长子。随即还礼说道:“劳烦大公子相迎,子瞻受之有愧!”
桓家二爷长子桓裴闻言,便说道:“哈哈,子瞻无需客气,你我二人兄弟相称即可。家父对子瞻可是赞美不绝,愚兄神交已久。今日得见,甚幸!”
二人客套一番,进入桓府。篱落将礼品交给门房后,被带到别处接待。桓裴则带着武白来到桓府正堂。
一进正堂房门,武白便看见桓家二爷桓知武端坐主位左方。
桓家正堂的布置,主位有左右两席。主位下方则各有四五席。
见武白进来,桓知武没有起身,只是笑着对武白虚手一引,指着主位右席。
武白没有按桓知武的指引,去坐到主位右席,而是在主位右侧下方,选了一席之地,坐了下来。
在这个世界,会客时主人占据主位左席。来客若是主人好友亦或地位等同之人。则会被安排在主位右席。
桓知武显然是将武白,当做忘年之交了!但武白不能不知礼数。做为一个小辈,应该在次席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