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2.院士的无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2.院士的无奈 (第2/3页)

无架子。该配合的局部摄影,简单口头采访,都很配合多家媒体记者们的工作任务。

    采访过程中,许森觉得毫不费力。他甚至觉得,去采访一些p大的村官,街道负责人,可能都要更费劲得多。

    当天晚上9点,带着精心挑选过的一些现场照片,以及文字稿,许森过来总编室当面交稿了。

    这其中有一张很特别的照片,许森自己觉得非常满意,而众人也是不停交口称赞的。

    这张相片是六位院士和诺亚公司全部高层领导的合影。

    这张相片和一般的合影照片,绝对是大不相同。

    在这张照片里,只有六位院士是后排并排站立着的。而其他的所有的人,诺亚公司的所有年轻领导们,则是全都蹲立在前排的位置。

    被六位院士登门的诺亚公司,其领导阶层平均年龄相当年轻,显然没有超过30岁。

    六位院士老人本来不愿意这样子拍照,不过现场众人却是齐声叫好,都认为这样才是最佳排位。

    六位院士最后违抗不了众人的好意,勉为其难同意了。

    许森也对这张合影相片觉得特别满意。因为,这样子的排位相片,体现了两层意思。其一,年轻人蹲立前方,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尊老爱幼精神。其二,这其实也是在用一种不言而喻的语言,暗喻了众人对于科学家们的至高尊重。

    而尊重科学家们,就是尊重科学!

    不是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嘛!让六位院士在合影相片里高高在上,很明显地凸显了出来,就是要刻意体现这个意思。

    这张合影照片,简直是太完美了。至少,许森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许森来到总编室的时候,总编朱总很忙碌,正在不停地批阅着当天的其它各种采访任务稿件。

    看到许森,朱总似乎微微楞了一下,然后吩咐他把稿件拿到总编二室去,让另外的一位总编去审阅。

    许森顿时就呆愣住了。

    报社里谁不知道,只有朱总亲自批阅过的稿件,才能上《夏南大都市报》的头版的。拿到总编二室去,则意味着最多只能上二版了。

    六位科学院院士的豪华出行阵容,居然不能上明天的头版新闻?!

    许森有点很不服气。他拿出了自己认为特别出彩的刚才那张合影,想提醒总编这照片里的几层深刻涵义。

    朱总很耐心地听完了许森有些兴奋的讲解,连连点头称是,赞扬许森很好地把握住了该采访任务的重点所在。

    然后,朱总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对着许森说道:

    “六位院士集体出行,放在平时的任何一天,都是该要上头版的。无奈明天是个特殊情况,有一些突发**件,一定必须上头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