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男儿有泪 (第3/3页)
后。数年前的黄巾之乱,家乡遭遇兵燹,刘氏逃到幽州蓟+县,家族逐渐衰落,为借助祭家势力重振家门,先于司夫人嫁给祭箪为妾。
因此羊武一哭,让刘夫人猜想到这位隐姓埋名在燕山深处的独行大侠,背后必然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凄惨人生。这让刘夫人联想到刘氏家族的衰败,也不禁悲从中来,拜哭于地。
于是包括祭箪在内,大家各有所感,跟着相互拜伏于地,哭声此起彼伏。这种场景现在看来好滑稽啊,可是在汉末三国魏晋时期,却是日常生活的常态。
既接受了祭箪馈赠宝弓,又被司夫人一番话戳中了泪腺,羊武已经无法推辞。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吧,在羊武的内心深处,已经把祭箪夫妇当做真正的朋友。而司夫人,以她的美丽善良征服了羊武,成为羊武内心永久珍藏的一枚温暖的珍珠。
众人收起哭声,整顿心情,羊武与祭箪一齐来到校场,祭箪把士兵全都清场,他要观赏羊武试用他家祖传的宝弓。
羊武把弓箭上弦,拉一个满弓,测试宝弓的拉力,只见虚拟屏幕上智能环拉力测试结果在84.9kg前后不停摆动,直到十几秒后羊武把弦松开。
85公斤拉力,约等于后汉制340斤,属于三石弓(东汉重量单位1石=120斤,与粮食的容积单位1石不同概念),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够运用自如的。
祭箪见羊武能轻松自如地拉出满弓,心中算是彻底的臣服于羊武的虎力了。虽说祭箪也能勉强把弓拉满,但是勉强拉开,拿不稳,无法瞄准,毫无实战意义。使用强弓,不但要能够拉开,而且还要拿稳,瞄准,这对臂力的要求异乎常人。
不过祭箪能把弓拉满,已经相当不错了,在这汉末时代,至少在力量上可以称得上准一流武将。作为年仅22岁,又有世家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应当有远大前程,却为何在三国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羊武暂时想不明白。
其实很简单,燕山游侠羊武摔下山崖死亡后,巫邯贼兵肆无忌惮在燕山抢劫,祭箪多次进山剿贼,在斩杀贼首巫邯的一战中,县尉祭箪也因重伤不治。
大汉四百余年,留下来的正史文字不过一二百万言,所立传的人物不过一二千人,无数这样的无名英雄被埋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羊武不知道,他的穿越,帮助祭箪斩杀巫邯,也改变了祭箪的命运。在这个时空的历史里,或许会有一位名叫祭箪的武将写进历史,还有他名满幽州的美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