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梁国名士 (第1/3页)
顾宁,字安国,梁国鄢县人,出身世家,自幼聪颖,闻名梁国,是汉末梁国名士。
顾宁十四岁时,曾与从父游学睢阳归家,路遇强盗抢劫,仆从抵抗不住。顾宁拔刀向前,与强盗对峙,毫无畏惧。强盗问他:“你不怕死吗?”顾宁从容答道:“从父受辱,宁岂能偷生。”强盗相互议论道:“这个孩子有骨气,有孝心,就放了他吧。”于是散去。
中平初年,梁国相(相当于郡太守)新上任,问策于国中才俊,见顾宁而奇之,辟为长史,时年十八岁。不久顾宁迁太常府太史令丞,中平五年,太常刘焉赞其才能,恰逢安国xian县丞出缺,便荐他出任安国xian县丞。刘焉戏言:“顾安国当顾安国之所(顾安国应当放在能治国安邦的地方)。”
后刘焉想到交州任州牧,远离中原战乱。听人说益州有王气,刘焉便又请求出任益州牧,自此成为汉末最早的割据势力之一。刘焉到益州后,征辟顾宁前去益州任职,顾宁看出刘焉有割据一方僭称帝号的雄心,但不看好他,没有去。
顾宁颇有名士风范,为人清高廉洁,不与豪滑勾结,因此在安国与县令刘涣不和。顾宁在安国看到刘涣屠杀商队,看到赵氏豪族的不法行径,对东汉政治日渐堕落深有感触。董卓执政后,顾宁辞官回家,从此不再出仕,因此其人其名,史无记载。
穿越人羊武的出现,改变了安国很多重要人物的命运,不知道会不会改变顾宁的历史。
“燕县令过誉了,”顾宁向羊武行礼谢道,“宁一定鞠躬尽瘁,不让燕县令和百姓失望。”
如今突然走了很多曹官,等于他们的事务都得由顾宁担当起来,他的压力陡然大增。
但顾宁豪不在意,以他之才治理一县如烹小鲜。羊武在安国几天,已知顾宁的才华,所以才说只要有顾宁在,安国就乱不了。
“顾县丞,曹官们跑得差不多了,这个可以理解。可是来打官司的人也都跑光了,这个怎么解释?”
羊武尽管智商不低,可竟一时想不通这个问题。
“这得感谢燕县令和关夫人了。”顾宁说道。
“为什么还要感谢我呢?”关眉奇怪问道。
“过去县官贪赃枉法,大家告状无门,这才积压很多陈年旧案。经过昨天之事,大家看到燕县令和夫人不但断案如神,而且不畏权贵,不徇私情。那些欺压良善的人知道上了公堂,不但不会讨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