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刺杀卢植 (第1/3页)
刘宏虽然昏庸,但不是弱智傻瓜。他知道如今尚书台所有尚书中,绝大多数尚书都不敢公开跟宦官对抗,唯有卢植一人常常挺身而出。
卢植,涿郡人,汉末经学大师,是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他早年担任过九江、庐江太守,两次平定蛮族叛乱。在平黄巾之乱中,被皇甫嵩推为第一功臣。
卢植如今虽只是六百石尚书,但资历和声望,在朝中推为第一,朝廷之内从万石三公到百石小吏,没有谁不敬畏卢植。
卢植身高八尺二寸(约1.9米),声如洪钟,性格刚正不阿,经常当着宦官的面向皇帝痛斥宦官,所以,宦官对他既恨且怕,见了他都不敢正眼相对。
正因如此,卢植已经成为刘宏用来平衡宦官影响力的一个筹码。
每当宦官向他提出过分要求和建议的时候,比如要杀哪位大臣,他碍于各种原因不能拒绝,此时就需要有卢植这样的人出来帮他顶回去。
“众卿所言,我欲从之,奈何今日卢尚书又言不可。卢尚书海内人望,我不敢不从。”刘宏常常用这样的言语来搪塞宦官的一些过分要求。(汉时皇帝不在正式场合,多用我,不用朕。)
所以,如果卢植一去,不知宦官们又会搞出一些什么花样儿。
“卢尚书,朕知道卿心系社稷,舍身忘我,只是,朕这里离不开卿。”刘宏问道,“卿可否另荐他人?”
实际上,刘宏心中已有人选,但是,他不好意思自己说出来而已,如果卢植推荐,那他正好有了理由重新启用此人。
“国家有事,臣敢不竭尽肱骨。”卢植说道,他也明白,刘宏确实需要他,不然,也不会留他在尚书台一干就是十几年。“陛下不愿令臣出征,臣愿以身家为质,奏请陛下用皇甫义真为将。”
皇甫义真,即皇甫嵩。
皇甫嵩在平黄巾之乱后,以军功拜左将军、冀州牧。次年,北宫伯玉、边章、韩遂在西凉反叛,朝廷征调皇甫嵩到长安镇守陵园。
皇甫嵩在邺城任冀州牧时,发现中常侍赵忠的宅第超过了规定的标准,便向刘宏奏请没收。皇甫嵩回到雒阳后,中常侍张让又向他索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