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湟中义从 (第1/3页)
前将军董卓统领两个营,共22700兵马,大都是西凉汉人与少数民族混血人(秦胡),个个身强力壮,称为秦胡兵,分别由女婿牛辅和亲信郭汜担任校尉,每营一半骑兵一半步兵。
另有一个部曲叫湟中义从,共2630人,这是董卓的精锐卫队,很多人跟他已经长达十年以上,有的父死子继。湟中义从由心腹校尉李傕统领,三国演义另给它起名为“飞熊军”。
这两万五千多人马都是董卓连年征战中逐步收编,去芜存菁留下来的兵马,实际上已经成了他的私兵,也是后来董卓掌权的武力基础。
次年灵帝病重,害怕董卓手握重兵,想召他回京担任少府,把这支部队交给皇甫嵩掌管,解除他的兵权。董卓就以这些军士跟他太久不肯分离为理由,拒绝回京。
是时,董卓帐下人才济济:牛辅、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叔侄、段煨、胡轸、李蒙、王方、杨定、董承等人在他帐下担任校尉、司马、军侯、从事等等。
董卓因为为人残忍暴戾,杀人很多,所以他很害怕别人对他有所图谋,安保措施滴水不漏。每日出行,必有八百湟中义从跟随左右,晚上也有八百湟中义从值夜守卫。即便是羊武,晚上也无法偷偷潜入董府;即便潜入,也无法靠近董卓卧室实施刺杀。
因此,羊武观察两日,发现董卓一时难图。再说,如今打仗在即,也不好战前刺杀董卓,否则临战副将遇刺,一定会打乱皇甫嵩的战略部署。
于是羊武决定先帮皇甫嵩平叛,再寻机会刺杀董卓。把原本打算的先刺杀董卓,让皇甫嵩吞并董卓兵马,然后再帮皇甫嵩平叛的方案倒过来用。
不久,前将军董卓和京兆尹盖勋先后来到校场。
“义真,”董卓高大肥胖,声如洪钟,在一群虎狼卫士的簇拥下远远地就跟皇甫嵩打招呼道,“我前日劝你进兵,你说不急,今日怎么又急急忙忙请我来商议发兵?”
皇甫嵩率众人在校场门口接待,笑着答道:“仲颖,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军事形势千变万化,策略亦随之变更,何必拘泥于前两日的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