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陈仓大屠杀 (第2/3页)
甫嵩又挥了挥手让那人退下。
羊武所说的这番道理,皇甫嵩又岂能不知。可是,朝堂昏暗这个事实,他是没法改变的。他所能做的,就是朝堂弄出了乱世,他出手来收拾而已。
“君侯,若是这番话传进宫中,只怕连累君侯。”长史梁衍说道。
“老夫一把年纪了,那帮阉竖还能把我怎样?我正好可以告老还乡。”皇甫嵩不屑地说道。
“君侯,”羊武又说道,“如今天下,连说一句真话,都令人心怀恐惧,这样的天下,靠杀人如何能得到太平。恳请君侯饶过数万生灵。”
“文德,依你看,不杀他们,又该如何处置?”皇甫嵩态度软了下来,羊武见到了一丝希望。
“君侯,依我之见,凉州叛乱与他处不同。”
“哦,有何不同?”皇甫嵩感到好奇。
“他处叛乱,多是平民不堪苛税破产,走投无路。而凉州地域广阔,官府所掌控的地方有限,大部分人口不在官府户籍之中,因此凉州多年叛乱不息,跟朝廷苛税关系不大。”
“嗯,说得有理。”皇甫嵩说道,“那你认为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凉州军事力量不足。当国家强盛时,凉州驻军充足,可以镇抚诸羌部落,世家豪门,凉州就得以太平;当国家衰落时,凉州驻军不足,凉州割据势力就会趁机骑兵作乱。”
“正如所言。”皇甫嵩说道,“如今国力衰微,凉州驻军过多,则军粮供应不上,驻军过少,则凉州势力攻州掠县。”
“若不能改变这一状况,君侯您今天平息了凉州叛乱,明天您一离开,叛军立刻又起。”
“文德,你说有何办法可解?”
“留下这数万战俘,编为凉州屯田营,战后令他们在汉阳郡渭水边开垦官田。”羊武说道,“渭水边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按四成收租,一名屯田卒至少可以供养一名士兵,这数万屯田卒可供养数万大军镇守凉州。若依此计,凉州叛乱从此绝迹。”
“哎呀,好计策啊。”众左将军从官纷纷议论道。
“确实是个好计策,”梁衍说道,“如今佃农租田,尚与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