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六章 贾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六章 贾诩 (第1/3页)

李三出去不久,把一名身高七尺七寸(约178cm),四十上下,容貌端庄肃穆的中年士人带了过来。此人名叫贾诩,字文和,三国时期最重要谋士之一。

    羊武知道,这个人被自己拿来任用,就算杀不掉董卓,历史也要改写了。

    当然,羊武不是要用他来争霸天下,羊武要争霸,不需要任何谋士。所有谋士在羊武先进设备面前,都是螳臂挡车。

    羊武在这个时空时间太少,而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他需要一群助手。

    按照编制,护羌校尉帐下有两名从事,有事可随事增加;掾属人数不定,根据事情需要而定。

    羊武并非不认识智力高,有能力的士人,比如梁衍。但是,梁衍已是二千石高官,不可能辟他当自己六百石从事。

    羊武也曾想到辟安国县丞顾宁到凉州协助自己,但顾宁年纪太轻,在凉州又无根基,一两年内难以服众,而羊武最需要帮手的就只有这十个月左右。

    当羊武见到贾诩的名字时,眼睛一亮,这个位置非他莫属了。

    贾诩是凉州武威郡姑臧人,早年曾举孝廉为郎官,后来因病辞官回乡。

    实际上因病只是贾诩的托词。当时正值桓、灵交替之际,权力斗争十分激烈。作为比三百石小官,贾诩担心祸及自身,不愿充当炮灰,便托病辞官。

    贾诩早年名气不大,辞官归乡后,潜心读书,名声日著。

    但是,由于凉州一直战乱不息,贾诩也一直在家不仕。直到董卓入朝执政,为了对抗关东政治集团,太尉董卓大量征辟关西名士为官,贾诩也被征辟为比三百石的太尉掾,后兼领四百石的平津都尉。

    贾诩正是这个时候才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的,而此时,贾诩已经四十三岁,之后几年职位不断升迁。

    贾诩生平最为人诟病的事件,是他唆使李傕等人合兵攻陷长安。对于此事,众说纷纭。贾诩自己后来自我辩解,说是为了活命。

    实际上以他的智慧,他不可能不知道王允绝不可能杀尽凉州人,他也不可能找不到活命的方法。

    贾诩之所以唆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