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八章 虎口脱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八章 虎口脱险 (第1/3页)

东汉定都雒阳后,政坛上一直存在两股政治势力。一股叫做关东集团,一股叫做关西集团。关东、关西的划分,是以函谷关为界。

    到了汉末,关东集团,自然以四世三公的袁氏为首。而关西集团,是以弘农杨氏声望最大。因为关东集团世家豪族云集,人口众多,因此长期以来把持朝廷大部分重要职位。

    董卓是汉末关西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凉州,他的部属也大多出自关西。此时董卓执政,自然是想要重用关西集团人物。

    可是,董卓执政后,发现朝堂之上,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关西大臣来为我所用。

    首先,董卓不敢放手使用关西世族代表,出身弘农杨氏的杨彪。因为杨氏的势力,与袁氏不遑多让,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杨氏掌握实权,一旦反对自己,那将一呼百应,大半个朝廷都出来支持他了。

    其次,董卓也无法使用皇甫嵩、盖勋等关西集团实力派人物,因为这些人都是名将,在军队中有大批故吏,威望极高。更重要的是,皇甫嵩和盖勋虽然最终没有起兵讨伐董卓,但与董卓始终貌合神离,不在一条道上。

    至于关西集团其他人物,更没法用,要么能力不济,要么名声不大,都不堪重用。有些能人,过去没有表现的机会,能力不为人所知,董卓也不会用。比如历史上,董卓征辟大批关西名士入朝,大才如贾诩,只授秩比三百石太尉掾小官。

    因此,董卓执政后,挑来挑去,最后发现王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者,王允名声极大,能力极强,是个能担大任的实干派大臣,正是董卓需要的人才。

    二者,王允几十年来一直担任六百石以下官员,没有出任过地方长吏,也没有在朝内担任重要职务,因此在朝廷内外没有门生故吏与他结成利益集团。

    三者,王允出身并州,虽不属于关西集团,却也在关东集团中属于边缘地带,可以算是中间派。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