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谋 (第1/3页)

汉时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程度极低,人民过着半原始的生活,中原地区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因此,很多人宁愿到中原来当兵打仗,也不愿在原始森林里与猛兽毒蛇为伴。当兵打仗虽然有危险,但早晚两餐有保障。在丛林里生活既危险,又天天饿肚子。

    对于人均寿命不足三十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打仗的死亡率并不高于在丛林里死于毒蛇猛兽、饥饿和疾病,这也就是为何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愿到中原当兵的原因。只要雇主对他不错,能吃饱穿暖,一般忠诚度都很高,打仗也很拼命。

    此时的少数民族士兵主要有:北方幽州的鲜卑乌桓兵,西北凉州、并州的羌胡兵,扬州、荆州的南蛮兵,益州的西南夷兵。这些少数民族士兵,跟随他们的主人征战各地。例如董卓的湟中义从(月氏胡)跟他从凉州来到关中、雒阳,陶谦的丹阳兵(蛮兵)跟他来到徐州,孙坚的南越兵跟随他一起讨伐董卓,攻打刘表,后来的西南夷兵也跟随诸葛亮、姜维多次征伐中原。史家认为,赤壁之战时的江东兵马,主要是蛮兵。

    袁绍让曹操去丹阳募兵,因为丹阳郡有大量少数民族人口,又离中原最近,汉化程度较高,所以历来是募兵的绝佳地方,丹阳也成为精兵辈出之地。当年何进也曾派人到丹阳募兵,中途还收编了已经离职流浪的刘关张三人。

    历史上,曹操与夏侯惇确实到丹阳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因为支持联军讨伐董卓,因此直接送他四千丹阳兵。可惜曹操一路缺粮,所以走到半路,士兵叛乱,逃走大半,只剩数百人。后来一路收留流民,收编小股盗贼,回到酸枣时也仅有一千余人,那时的曹操,可谓狼狈至极。

    也许,正因为从讨伐董卓到与吕布争夺兖州这几年,曹操的狼狈磨难最终消磨了他纨绔子弟的习气,铸就了一代豪杰的品格,最终能与养尊处优的袁绍争胜天下。

    而此时的曹操,正准备与夏侯惇动身前往丹阳,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