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历史机遇 (第1/3页)
王允这几个月观察所见,觉得羊武的才学浩如烟海。这个当然不止他一个人的感触,很多大学问家,例如蔡邕、荀爽等人也有同感。比如蔡邕,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上遇到任何问题,羊武都能帮他答疑。
这也难怪,随便把一个21世纪的高中生扔到古代,除了经学没法与汉代大儒比肩,他所学的东西都足够让所有学问大师震惊,何况一个优秀大学生。
因此,王允此时已经不像一年多前初见羊武时心存成见。
但王允也并不打算让羊武单独执政,别说羊武太年轻,只有二十五六岁,只怕朝臣不服,就算德高望重的大臣,都不宜一人包揽军政大权。
何况,汉代崇尚儒学,虽然也有卢植这样文武双全,既是经学大师,又会治国平天下的双料人物,但更多的学术大师入朝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有政治才华,而是因为他们学术地位崇高,比如蔡邕、荀爽、孔融等人。
羊武尽管才学渊博,但在经学方面捉襟见肘。若非羊武宿主文武兼学,学武之余读了十几年书,恐怕理科出身的穿越人羊武连《诗》《书》《易》《礼》《春秋》五经的书名都未必能记全。不精通五经,其他学问都是旁枝杂学,朝中无数精通五经的大学问家岂能服你。
因此,王允希望能有一位出身高贵,学问渊博,在朝中威望崇高的大臣与羊武共同执政。
然而王允自己并不想与羊武一起执政,因为羊武即将迎娶关眉,他与羊武成了翁婿关系,他二人共同执政,只怕天下人会有所议论。王允原本打算推荐盖勋接替自己担任尚书令,与羊武共掌朝政。
盖勋出身累世二千石的豪门,精熟五经,又有军事才能和治国才能,连杀人不眨眼的董卓对他都畏惧三分,多次被他当面指责却不敢对他发怒。若他与羊武共同执政,怕是无人不服。
此时小皇帝亲自指定羊武摄政,王允虽然不会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