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64【北大独门课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264【北大独门课程】 (第2/3页)

。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体规模将超过美国……”

    林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隐约听到小股杂音。

    陈贵良此前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都还引起小范围议论呢,被人发到天涯论坛还遭到群嘲。

    而林教授却说,中国的高层学者们,早在1994年的时候,就判断2015年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将超过美国。

    这是不是有点太乐观了?

    “虽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西方学者认为中国高速发展,但还保留着大量国企,还保留着国家对各种价格、资源配置的干预。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比计划经济还糟糕,应该实行休克疗法……”

    “不仅是西方学者……92年南巡以后,国内大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不能再渐进式改革,应该快速放开管制进入自由市场。支持渐进式改革的国内经济学家,在当时反而成了少数派……”

    “我一直认为应该渐进式改革,1994年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我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渐进式改革,比西方的休克疗法更适合中国。我这种说法也是少数派,当时被认为是在给国家政策做辩护……”

    陈贵良大概听明白了,林教授的第一堂课,不会讲实质性的学术知识。

    他在布道!

    先让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再重点阐述自己的经济改革思想,把在场学生往自己的那条路上引。

    尤其是他的经济思想,跟北大其他许多教授是有冲突的。

    果然,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林教授始终在通过具体例子,来阐述自己的经济思想的正确性。

    两节课连堂,还剩20多分钟,留给学生们提问。

    陈贵良连举好几次手,林教授都选了其他同学。第六次举手的时候,终于轮到他了。

    陈贵良问道:“林教授刚才说,中国靠大搞基建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并且拉动了这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大搞基建会不会形成路径依赖?”

    林教授欣慰点头赞许:“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基建是现阶段突破发展瓶颈的必须手段,有了完善的电力、交通、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投资、降低交易成本,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即使有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中国的产业规模也很难发展起来。”

    “你说的路径依赖,属于基建拉动经济发展的潜在危险。所以必须进行政府管控,通过政府引导来纠正无序的、过度的基建行为。政府也是一直在这么做的。”

    陈贵良又问:“林教授刚才还说了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政府当然可以调控无序和过度基建,但房地产怎么调控呢?以现在的房地产发展速度,未来必将裹挟上下游企业,甚至裹挟全社会和老百姓。房地产如果崩了,上下游企业怎么办?大量失业人口如何处理?”

    林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所以在利用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时候,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中央已经连续两年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你说的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