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闹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闹剧 (第2/3页)

官不惜死,则天下平矣。

    如今的大明,连太监都不爱财了,四位阁老如何能不震惊。

    其实朱由检并没有四个内阁辅臣考虑的这么多,下此诏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存心恶心读书人,准确的说是恶心东林党。

    你们东林党丫的不整天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吗?特么的衙门都不去,还整天吹牛承天牧民呢,自己一屁股屎,还有脸教化万民呢。

    你东林党不是以道德、气节受百姓仰慕吗?那朕就偏不打你们板子,不让你们彰显气节。

    你丫东林党不是整天谈道德谈气节吗?那朕就是从道德制高点上拿着放大镜找你们的弱点,然后一点一点将你们虚伪的外衣扒下来,让百姓看看你们到底是些什么货色。

    是不是像你们嘴上说的那样,两袖清风、为国为民,还是贪污腐败、藏污纳垢。

    给你们扣懒政怠政的帽子只是开始,下面就是要整你们东林党的黑材料,一步一步的将你们东林党批倒批臭。

    搞宣传,造舆论,整批判,朕可是专业的,也是认真的。

    朱由检下此诏书的第二个目的则是要启发大明百姓的公民意识。

    朱由检不指望凭一份诏书,就能发动群众,揪出贪官污吏,从而澄清吏治。

    朱由检对大明百姓的秉性很是了解,除非是被逼的实在没活路了,否则他们是不会去告官的。

    让高高在上的官吏接受群众监督,其意义还在于让大明百姓改变奴性思想,慢慢树立主人翁意识,为朱由检以后的改革做好百姓的心里建设。

    当然,朱由检在此次叩阙事件中所做的谋划,已远超那四位封建官僚的认知。

    他们也只能窥得其一,不知其二了。

    内阁四位边走边感叹,很快便来到了皇极门前,却见那些叩阙的官员们品茶的品茶,吃点心的吃点心,瞧病的瞧病,哪有一点叩阙的样子。

    仅有的几位官员虽然跪在那里,但也是垂头丧气,一语不发,而且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皇帝的瓮中了。

    李国普见了那领头的东林党骨干,便气不打一处来,从袖中掏出笏板便扔了过去。

    那人正在惊讶之中,头上便中了一笏板,正要起身理论,紧接着便被李国普一脚踹翻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