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大元帅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大元帅府 (第3/3页)

一两,伤残抚恤,退军安置,不入军籍,不扣军饷,如有意者,素来报名。

    西山,乃京城西郊太行之余脉,素来产煤,盖此处多矿工。

    矿工者,好勇斗狠且吃苦耐劳之辈也。

    《纪效新书》曾云:因其山矿之夫,石间挣命,辛劳异常,且多有组织,素习争斗,乃征兵之善也。

    如戚少保所言,朱由检便将西山煤矿工人作为首批征兵对象。

    而据东厂前期调查,西山煤矿工人月钱普遍在五钱到一两银子之间。

    其人员构成则多为京城附近的失地农民和破产的小手工业者,以及历年来涌向京城的各地流民。

    相比于朝不保夕的矿工生活,朱由检觉得月饷一两的军旅生涯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果不其然,仅三日,卢象升便招够了首批的一千军士。

    初,实报人数亦有五千余人,但经朱由检制定的征兵标准衡量之后,便只余不足两千人。

    这个时代的成年男丁,身体素质太差了,饶是以壮硕著称的矿工,亦是如此。

    与戚少保只重士兵体质的征兵标准略有不同,此次新军的征兵标准则考察更加全面。

    除身高体重、肢体目力、耐力体力等身体素质方面的考察外,朱由检亦令锦衣卫政保司的官员,对每名新兵的家庭状况、邻里风评、个人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查。

    最后由政保司出具政治合格鉴定书后,卢象升才最终圈定这首批的一千人。

    对此等征兵方法,卢象升亦感惊奇,但细细思量之后,方知朱由检所谋深远,遂躬身厉行,亦步亦趋。

    在卢象升西山征兵的同时,一封诏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檄大明两京十三省。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胡虏不顾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