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开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开海 (第2/3页)

有出乎朱由检的意料,所有人对此事都是闭口不言。

    朱由检到京之后,随行而来的二三十名囚犯着实将京官们吓了一跳。

    自从阉党案之后,京城里已经很久没有一次性抓捕这么多的官员了。

    京城的官场顿时陷入一阵沉默,有招抚郑芝龙的旨意在先,又有惩处走私在后,所有人都以为朱由检要加强海禁。

    而其中知道内情的袁可立和徐光启在此事上也是讳莫如深,一问三不知。

    于是,所有人皆沉默了下来。

    直到十日后,经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三法司会审,这二十余名官员的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一阵快刀斩乱麻,将还没有掀起的涟漪迅速的便抚平了。

    朝堂又恢复了平静,而朱由检也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除了每日的朝政处理,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西山几个工厂的创建上。

    玻璃和珍妮纺织机的研发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每隔五天,朱由检都要去一趟西山,在攻坚的瓶颈关口,给予一定的指导。

    对于玻璃、白糖和纺织机的研发,朱由检也只是知道一些零碎的原理,对于如何生产,他其实不是很清楚。

    但就是这些零碎的原理,往往能在研发的瓶颈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在明朝两个科学家和顶尖工匠的支持下,西山大元帅府逐渐开始复原朱由检记忆中的各项物件。

    于此同时,在朱由检的授意下,徐光启委托他的好友利玛窦跑了一趟濠镜澳,还征召了福建苏杭一带的一些造船工匠。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之中,而朱由检还在等一个消息。

    终于,崇祯元年八月底,一封来自福建的奏疏,让朱由检彻底的放下心来。

    郑芝龙同意归顺朝廷了,且相关招抚事宜已商榷完毕,只能朱由检最后拍板了。

    “封郑芝龙为五虎游击将军,驻地为泉州中左所,其弟郑芝凤、郑芝虎、郑芝豹为游击,并属下三万余将士,每人赏银三两。”

    朱由检念着熊文灿的奏疏,随后便笑了出来。

    ‘这老熊还真是个人才,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