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陕西巷三 (第2/3页)
情,又想起了朱由检之前给他的那一句话的圣旨:‘没有什么民愤是杀一个贪官平息不了的,如不不能,那就再杀一个。’
“要说这天子可真不孬,就是登基的晚了,要是早几年登基就好了,俺那口子和俺娘兴许也饿不死了。”
这时,一个嘴有些大的汉子也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有些不着四六的说道。
“去你的李大嘴,你这都说的些啥话,你也不怕被那锦衣卫给听了去,把你下了天牢,你自己想死,可别连累俺们这些乡里乡亲的。”
说话间,之前那个汉子伸脚便把那李大嘴给踢了一个趔趄,看来那汉子在这一块也颇有些威信,张大嘴爬起来,也不恼,还连声道着,口误口误。
把个朱由检和一旁的骆养性听得甚是尴尬。
而韩爌更是尴尬的不行,不是海青天吗?咋又成了包龙图了,还整出了个狗头铡了。
韩爌闻言,不觉摇了摇头,一撇之间,却见朱由检也正对着他不怀好意的笑。
在前世,朱由检便知道由于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城市商业经济日渐繁荣,独有的市井文化随之产生,和戏曲更是作为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广为流传。
后世流传的四大名著其三便是出自这一朝代,像、和这些流传后世的就不说了。
单是颜色虽然有些重,但却开创了长篇白话世情流派的就足以说明明朝文化的繁荣了。
此外还有一些什么、、等反映爱情的,还被编成了戏曲,在街井瓦肆中上演。
当然,像、等,也被市井中的说书人搬上了街头。
所以之前有人提海青天和狗头铡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见众人有些跑偏,而几位公子爷神情尴尬,那蓝秀才便将话题又拦了回来。
“韩阁老确实乃我辈读书人之表率,公正廉明,确有海忠介之风,而且我听说他为官清廉,家里就两个仆人,平常都不舍得买肉,还是靠天子赏赐才能打打牙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