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章 历史显于春秋!大秘终将显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七十章 历史显于春秋!大秘终将显露! (第2/3页)

得不错,当年孔子不是也曾对齐桓公驱逐的四夷大加赞赏吗?寡人想给儒家一片宽阔施政的前景,给了儒家博士之位,给了他们统领天下文治的机会,想让儒家兴文教,出官学,成为我华夏文明之气象,为何这儒家脚跟未稳,却偏偏要抱着这千年前的诸侯制不愿放手呢?疯癫如此,亘古未闻。”

    举座一时寂然。

    “大王之胸襟,可容四海,可偏偏儒家自比寰宇,连四海皆不可容也!”

    王绾感慨的说了一句。

    李斯说道:“臣恳请大王治儒家学派之罪,其根本在于二处,其一,儒家政道从来不已百姓处境为根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足以说明儒家之弊,然而,儒家口里的诸侯制也好,仁政也罢,都是对贵族有大的好处,而秦国商君法以来,我秦国庶民皆有田,奴隶脱籍成为平民,而贵族,同受秦法之刑,于庶民无二,千古以来,何曾见过?秦法之下,单说贵族无所得都不为过,儒家狗舔贵族,必然视秦法为恶政。”

    “其二,儒家偏狭迂腐,恩怨之心极重,历来记仇,睚眦必报,儒家以仕途为根基,秦国却素来轻儒,百余年来从来没有用过任何一个儒家大儒,孔门第八代弟子子慎,在魏国灭亡前数年,终于做了魏国的丞相,可见,儒家做官,从来不以该国政道是否合乎民心为抉择,而只是以是否合乎自己的利益,给自己带来特权而选择,大王虽然用了儒家,却没有赋予其法外特权,故儒家之心,终于秦政背道相驰,儒家并没有看到大王胸襟似海,更没有看到,大秦囊括宇内建华夏文明的苍穹之心,仅仅只记得秦政轻儒的仇恨,”

    李斯话音一落。

    众人纷纷附和道:“廷尉此话,切中要害。”

    嬴政略微沉吟,微微一点头,便立刻说道:“廷尉此话,深谙寡人之心,廷尉既然以为儒家学说尚在咸阳,那寡人命你,找出其藏匿之地,以定儒家之罪。”

    孔儒学府之中。

    儒生们已然半步不在踏出一步,而这几日来,秦国官吏纷纷询问,不管李斯如何威逼利诱,所有人统一口径,儒道经典已然不在,让李斯的查探,顿时陷入僵局之中。

    这一夜。

    星光似斗,国公府外,一个黑衣人穿着偌大的衣袍,整个帽子都遮蔽了全身上下!

    其从暗中的小巷蓦然走出,立刻被国公府侍卫给盯上。

    “来者何人?”

    国公府书房之中。

    火盆缓缓着的散发着热气,让整个屋内升起阵阵暖意。

    苏劫看了看面前的黑衣人,指着对面,说道:“坐吧!多年不见了!”

    黑衣人拱手便缓缓坐下。

    随即饮了一口面前的酒樽说道:“当年,我奉你之命,终于入了儒家,做了孟予的首徒万章的弟子,今日来此,也算没负你当初的所托,国公今日,可能兑现昔日的承诺?”

    苏劫站了起来,笑道:“卢生,你既不负本公,本公自然会兑现于你。”

    卢生顿时掀开头上的兜帽,露出真容。

    若是熊启,河渊再次,怕是定会惊掉大牙。

    不正是儒门的鲁定文!

    此时,听到苏劫的话,鲁定文更是两眼激动不已,甚至泛出了泪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