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理念植入 (第2/3页)
的同学的。”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概念学”三个字。
“智慧,起源于记忆,发展于概念。
概念是什么,是人类对世间万物的定义。
最早的概念是什么呢?
是伤疤!
当有害物质伤害了单细胞生物时,其基因会感应到细胞功能的损失,于是乎。
‘有害’这个概念便被基因‘记忆’了。
时至今日,我们的所有概念,皆是来自于外界对人类的伤害。
怀着天地大同的理念的同学,可以洗洗睡了,天地大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
后信息时代,高等文明为了宇宙中最宝贵的资源——〔信息〕,他们会不断摧毁能接触到的所有物质!降低其存在系数,同时接收这个过程释放的大量信息。
就像今天物理切片实验一样,只不过他们切的是比量子还小的〔二维片〕。产出的却是比石油还要万能的〔信息油〕。
扯远了,我们继续说概念学。
随着人类的进化,各种感官器官的出现,伤害不再是唯一的来源,干扰成为了概念的诞生之所。
……
到了现代,交互成了概念的新起源。
所谓交互,就是用排列组合的方式,用旧的概念创造新的概念。
地球3003年,也就是未来的1003后,天解洪荒宇宙的一位教书先生写了一本《概念究极》的书,我们非常幸运,能够提前1003年看到它。”
老师抚摸了一下黑板,组成黑板的粒子分裂重组,变成了一个电子显示屏。
《概念究极》以电子书的形式展示:
白话文翻译如下:
我年轻的时候,父亲教育我:做人要言出必行,言之有物。切不可做那信口雌黄,背信弃义之人。
我一下子就被那个词迷住了——“言之有物”。
我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现实中物体能出现在我的想法里?
余后的一生,我都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我的同学乾坤小楼,他是一位数学家。
他告诉我,这个问题等价于:假设人的观察能力是极限的,人是否可以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