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宁远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 宁远侯 (第2/3页)

的怕是侯府的灭顶之灾……

    宁远侯用眼神制止要上前反驳的大儿子,跪下谢恩。

    成武帝下令让翰林院拟旨,并让各部着手准备,明日一早立即出发。

    散朝后,其他大臣纷纷前来祝贺,宁远侯心中虽苦,却不能表现出来,否则指不定要被冠上一个不忠的罪名,只能与那些人虚与委蛇。

    直至出宫门,上了自家的马车,宁远侯的大儿子才道:“父亲为何不让儿子说话,皇上此举无非就是想让父亲有去无回,名正言顺的除了父亲,除了宁远侯府。”

    宁远侯看向愤愤不平的儿子,心中也倍感欣慰。皇上多疑,他们侯府早先跟随先帝征战,立下汗马功劳,才能有旗下的数十万军队。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早些年还好,近几年,皇上已经将他们宁远侯府视作眼中钉肉中刺,若不是他将大部分的军队还于皇上,恐怕也没有他们侯府这几年太平日子可过了。

    他的儿子在这种形式下也只能藏拙不出头,不然,他相信他们常家的弟子没有一个是孬种,他的儿子又何至于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校尉统领。

    叹气道:“皇上本就疑心我们侯府,此时我若不应下,就是将我们侯府置于险境,如今以我一人换全府上下人的平安已是万幸,回府之后你不得与你母亲说。”

    常子濯不甘道:“父亲对皇上如此忠心耿耿,皇上却听信小人,疏远我们,甚至想要我们的命,父亲,对于这样的天子,我们为何还要效忠于他!”

    “住口,这话也是能随便乱说出口的,一旦被有心人听到,侯府就将沦落到万劫不复之地。濯儿,我知道你心中有气,可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是,我是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撕杀敌人,荣耀而死,而不是因为皇上的猜疑而死。”

    常子濯知道,父亲想是想起与先帝征战的那些日子,肆意快活,而不是如今的苟延残喘,宁远侯从来就是一个忠君良臣。

    “若,若不是襄王提及,父亲也许也不会被皇上想起,这些年我们行事也低调,原本再过些时日皇上也能忘记我们了……”襄王一人想获得皇上的宠爱,却要踩着他们侯府的鲜血往上迈,真真是一石二鸟的好计策啊。

    “就算能逃得过这次,也逃不过下次。你切记我去之后,在朝堂上尽量不要和襄王一党对上,不管听到什么都当作听不见,知道了吗!”

    常子濯自然懂得:“知道了,父亲。”

    宁远侯拍拍儿子的肩膀,嘱咐道:“把你这副样子收起来,你母亲若是看见你这个样子还能不猜得出来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常子濯听着父亲说话总是离不开母亲,心里的怨气也消散了一些。

    果然没过两天,延城附近大大小小得村落都发现了瘟疫,这些村子无一例外是收留过那些难民或是接触过难民的。

    延城人心惶惶,延城里一些氏族富商更是对知府施加压力,要求他将城门关闭,禁止一切外来人员进入延城。

    知府这边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府里的下人都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有任何的懈怠,生怕被老爷当作箭靶子出气。

    他一边顶着那些氏族富商的压力,一边也担忧着百姓的病情。虽说他是对权势有一些迷恋,想爬得更高,但是何尝不想做一个为民请-命得好官,只是做到如今他这个位置,也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了。

    听着下面的人禀报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感染的人数一直在迅速的增加,召集的那些大夫,也根本就是毫无办法。

    知府不禁也将希望寄托于京畿那边,希望皇上能尽早派太医院的人过来……

    知府那边的忙得脚不沾地,徐氏这边也不太好,自从瘟疫的消息传染开来,不少世家夫人都纷纷要上门打探消息,推了一两次的话还行,只是她却没有办法一直视而不见,他的夫君还要仰仗这些人的背景帮忙。

    到最后应付不过来,就只能装病,一律不见客了。

    那些夫人们见状也不再好相逼,也怕被过了病气。

    而徐氏这位当事人现在却完好无损的坐在堂上,唉声叹气地跟辛言吐口水。

    辛言都不由得感叹,徐氏这心也太大了吧,这边将众位夫人挡了回去,另一边却又下了帖子,将她邀约进府,可见他这位知府夫人做得也忒难了点,连听她说心里话的手帕交都没有。

    辛言将一盒糕点推到徐氏面前,道:“这是我昨日闲来无聊弄做的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