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初入黎城县 (第2/3页)
破的木偶,行尸走肉。
黎城县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这里是最早,也是瘟疫最严重的地方。
瘟疫在这里就像是发了疯似的增长,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们不同于农户,农民的孩子早早的就下地作物,身体素质比一般的孩童要强壮些,县上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大都是被宠着长大的,平时也不干重活,身体也弱,所以一发起病来,也最是严重。
自从瘟疫蔓延开来,这黎城县就陷入一股死气沉沉的氛围,染上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死路一条,没染上的因为有士兵把守也逃不了,心里也没了希望,终日紧收着房门,惶惶不安。
这不,昨日延城知府领着一位大人过来,那阵势也是浩荡,听闻是有宫里的太医。
他们都觉得皇上没有放弃他们,派人来救他们,只是过了许久都没听到有人有好转的消息,这一番打听才知道派来的太医根本就不是有名的太医,可能连前些日子给他们把脉看诊的郎中还不如。
想来,宫里有名的太医怎么可能会放着荣华富贵不去享受,跑来这种地方自寻死路呢。
辛言一行人一来到县门口就被把守的侍卫拦下,倒是费劲一般口舌才让他们进去通报。
也不怪侍卫将他们当作怪人,实在是辛言他们的打扮有些奇怪,脸上蒙着不知道什么东西,整张脸就露出了眼睛以上的部位,去除这些,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公子踏青游玩,只是这踏青的地点有些奇怪罢了。
他们脸上带着的东西就是简易版的“口罩”了,这是下车前辛言让他们带上的。
前短时间她就吩咐卫小淳做出几个简易版的口罩,虽然用布蒙面也差不多,但她这个防范效果也比较好,这时候的瘟疫传播靠的是飞沫传播,所以只要将这预防得好还是能很大程度上减低感染得风险。
很快,那个去通报的侍卫回来,还带回了一行人。
知府走在前面,看到辛言一行人一愣,似是没认出来,直到辛言开口才反应过来。
知府身后还跟着穿着浅灰色长袍,外罩一件繁华纹路对襟袄背子,身高近七尺的男子,此人浓眉大眼,眉间透露出些许的英气,眼角有着淡淡的皱纹,双鬓花白,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来人看到宋铭眼里闪过一丝莫名,就又恢复如初,无人察觉。
“你一个女子,跑到这里作甚,还不赶快回去。”
辛言没想到一见面就被这样一顿训斥,延城知府陈氏,长得不像一般的人,第一眼见不会让你觉得他会是一城知府,单看表象,也只会觉得他就是个贪官。
毕竟那么一副贼眉鼠眼的摸样,任谁也不会将好官,清官和他联系在一起。
从辛言对他的调查以及相处的这些日子以来,陈知府确实是长了一副很具迷惑性的嘴脸。
虽也沉迷于权力,却能够体百姓之苦,为其谋福祉,倒比一般打着清官的名声作威作福来得强。
知道他许是一时见到自己有些意外,辛言还是将话说个明白:“大人,这几人听闻徐夫人说起百姓受瘟疫之苦,虽然辛言只是一介女子,但也是有血有肉之人,想要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便想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陈知府不以为意,只当她是玩心重,不赞成道:“你一个女孩子能帮上什么忙?再说这是瘟疫,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病症,万一……可不是闹着玩的。”
辛言笑道:“这我当然知道,说来小女虽不才,但是从小也喜欢看各种杂书,特别对这种疑难杂症很有兴趣,前段时日突然想起我之前曾在医术中看到有关瘟疫的治疗法子,以及一些应对措施,所以才亲自来看看情况,若是相同,也许书中方子能够医治也说不定。”
卫小淳看着辛言谎话连篇,辛言有没有看这些医术,她还不清楚,这话说得真时滴水不露,她还有待学习,省得在姑娘面前老是被秒成渣。
话说到这,陈知府也不好再赶人,他话也说明白了。可她一执意如此,且都是为了百姓,他再拒绝下去倒显得他不愿看到百姓好。
他也没有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