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2,第十六章 完全不一样的战神(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12,第十六章 完全不一样的战神(8) (第2/2页)

现在是李氏的天下,李家谁来掌管这个天下,他们自己内部撕战,丝毫不比他们揍外姓人手软。阴谋,流血和杀人同样令人发指,甚至更容易让人心脏紧缩,毕竟这次的撕扯,大家手上沾的血,是亲人,朋友的。

    当年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曹操的宝贝儿子曹植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来比喻兄弟间互相残杀……这样历来在皇家会发生的事,李渊此等老狐狸当年都没能控制住。

    或者,就应该怪李渊控制过了头,导致一场令人心惊胆战的兄弟斗!

    李渊固执地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他这是继承“传统”,过去的皇帝这样做,将来的皇帝也是这样做。李渊面对太子的册立,他可没有动脑子想出一点新颖的办法,比如那个儿子能干,功劳大,就立那个为太子,

    自周代以来,直到明朝,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皇位继承大体上采用公开建储——预先册立太子,以备最高权力传承的制度。

    老皇帝在选立太子的时候,不是根据候选人的品质德行和才能功勋,而是以母亲的地位和候选人的年序为原则,按照这样的规则,勋绩过人的李世民做不了太子理所当然。

    这个规则概括起来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意思就是说,在皇帝众多老婆生的孩子里,正夫人生嫡子优先,嫡子中长子优先。正夫人没有孩子,才会考虑其他庶夫人生的庶子。因此,才会未立之前子以母贵,既立以后母凭子贵一说。这就是我国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人渣皇帝的原因。

    所以,李渊执拗地让李建成做太子是有他的依据和考虑,他认为依靠这个“传统”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兄弟间就不会互相残杀。

    李世民最后能成为千古少有的能干皇帝,全靠他自己打破这传统规则,把他深入骨髓的能耐,宽容和智慧发挥出来,造福天下苍生。

    这个兑变的过程,对李世民来说,是痛苦残忍的,让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