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十章 虎啸平津 (二十五) (第2/3页)
车太不好走了,所以迟到了。"
双方不疼不痒地谈了一些问题后,谈判代表回城向陈长捷报告了原委,
陈长捷据此判断,刘亚楼从城赶来,指挥所必然在那里。
随后,解放军派了一些部队开始试探性攻击。更加对陈长捷产生了误导。
综合这些消息,陈长捷判断。解放军主攻方向必然是城北。
于是陈长捷将其王牌151师从城中心金汤桥核心防守区抽调到城北。
可是金汤桥却成了解放军的主攻方向。
"唉!如今想来,恐怕是自己中了人家的将计就计了吧。"
战场上掌握敌方情报信息固然重要,
但若把对方行动看得过重,弄得风声鹤唳,
反而会导致己方误判。得不偿失。
陈长捷作为军中重要将领,若在平时,
自然不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但东北解放军数十万人兵临城下,
重压之下产生误判也属正常。
眼下,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攻陷了前方重兵把守的外资银行大楼。
又包围了他所在的天津警备司令部指挥所。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喽……"
陈长捷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下意识地把手伸进抽屉,去摸他的手枪,
可是,他的贴身副官早已先他一步拿走了。
"唉!败军之将,愧对校长!愧对十数万守城的将士。
还不知道后面迎接自己的,又有多少难堪呢?"
1949年1月15日5时,东野部队攻至天津警备司令部指挥所,
负隅顽抗的天津守备部队抵挡不住,
防线一点点压缩到陈长捷所在的司令部地下室。
1纵1师1 团6连副排长邢春福率战士王义凤率先冲入地下室,
生俘陈长捷、副司令傅宗鼎、以及高级战地视察官程子践等50余人。
陈长捷此时已不复战前的蛮横强硬,
脸如死灰地向仍在抵抗的各支部队打电话下令,停止抵抗,全军投降。
至15日下午3时,天津城内结束了战斗,
这座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此战,东北野战军共歼敌2个军10个师共13万人,
战斗仅仅花了29个小时。由于采用的战略战术得当,
34万攻城部队仅伤亡了2万人,伤亡率仅6%,
相比太原战役、济南战役和后来的上海战役等大规模城市攻坚战。
这个伤亡率创了最少纪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