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寇准归来, 朝堂动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寇准归来, 朝堂动荡 (第2/3页)

哈一笑说道:“这小子还鬼精鬼精的,也知进退,可造之材。”两人谈了一会,李迪就告辞而去,毕竟还有政事处理。寇准回见了一些门生故吏,也觉得乏了,就闭门谢客了。

    时间很快迎来天熙三年,三月份真宗任命寇准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迪知枢密院,王曾为参知政事,向敏中去职;张知白为三司使,林特去职。王若钦因林特去职,失其强援,权柄大减,众党羽也罢免不少。王若钦的位子也岌岌可危了。果不其然,过来几天,官家罢王若钦参知政事,知陈州。朝堂之上大都是清明方正之士,朝堂氛围也为之一清。丁渭是五鬼之一,但也难掀起风浪。

    鉴于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越发糊涂,已经难以处理政事了。最后寇准暗自奏请官家说:“皇太子人望所属,愿陛下思宗庙之重,传以神器,以固万世基本。丁谓,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愿择方正大臣为羽翼。”,让太子赵祯监国,天子同意了。寇准的这个建议,可以说一举三得。第一,患病的宋真宗退出政治舞台,假皇帝名义决事的刘皇后权力也就随之被剥夺;第二,与刘皇后结党的丁谓,经皇帝同意“不可以辅少主”,自然也要离开政治舞台的中心;第三,由年仅十岁的皇太子赵祯处理国家政务,需要“择方正大臣为羽翼”,寇准当仁不让,可以组建以自己为首的执政班子。

    孟鸣早就预料寇准会这么做,历史上寇准也是这么做的,差点成功了。因为失密让丁渭得知,发动反扑而失败,受到丁渭的凶狠报复,一贬再贬,直到客死雷州。孟鸣不想这种结局再发生,就写了一封密信给他,并隐晦提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尤其不能酒后失言!”特意提醒一下,结果如何,不是孟鸣能预料的。

    天禧三年三月十六,在大朝会上,皇帝宣布太子赵祯监国,皇后垂帘听之,由寇准、李迪、王曾、钱惟演为辅佐大臣;丁渭罢相知青州。当然寇准也不是很满意,同样刘娥也不是很满意,毕竟这两年来,政令御批皆出她手,权利让人上瘾的,任谁也不愿失去权柄。她推荐钱惟演为副相,引为盟友。朝政非经她批准不可,但政事堂有异议权,可退回御批。这样可达成平衡,以防一方专权乱证。皇帝可以随时回来垂堂听证。

    孟鸣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他也把活字印刷术献了给朝廷 ,在秋高气爽的一天里,孟鸣府上送来一请帖,是寇府送来的,让孟鸣去参加寇准的生日:七月十四日(8月27日),明天就是了。孟鸣忙准备寿礼,他交由焦富筹备。一天转瞬即逝,第二天上午来到寇府,递上请柬,交上寿礼,接着有迎宾迎接过来。此时的寇府热闹非凡,人声鼎沸,门前排满了车驾,轿子。进去一看就是一场大型“派对”、豪华酒会,犄角旮旯儿,到处都点亮了胳膊粗的蜡烛,即使厕所、马厩也不放过。宴会上,自然少不了吹拉弹唱、美人歌舞。迎宾官把孟鸣引到酒席上。孟鸣全都不认识,他就坐那儿吃吃喝喝。他的席位临近一水榭,下面池塘,里面是荷花、芙蕖,已开了不少。孟鸣听见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