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学校的宣传造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学校的宣传造势 (第2/3页)

置是学校的最高位置了,比学生四层的宿舍楼都高了十三米,孟鸣建了两个大的水房,一个就能盛水一百方,孟鸣用的是逐级提水的方法把水从水井里提上来。水池定期清洗消毒。寇准问道:“孟小子,老夫真想打开你脑壳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整天的奇思妙想。”孟鸣说道:“这都是圣人之学,只不过后世大都遗忘了,只剩下经义了、道德文章了,圣人说过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却到现在都没重视过。因为当下很多读书人甚至于一些儒学大家都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寇准和一众大臣都沉思起来。孟鸣接着说道:“我追求的是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躬身实践,这也是我创办这所大学堂的目的之所在”。

    众人参观完毕,刘娥宣孟鸣觐见,孟鸣抓紧过去了,只听刘娥问道:“孟小子,你满脑子的奇技淫巧,怎么不用功读书。”孟鸣有些烦躁,只是刘娥说的话我不爱听,他也不好辩驳。孟鸣也解释道:“皇后娘娘,我做的一切,都合乎圣人之道,不是什么奇技淫巧,只要对民有利的、能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都是圣人之道。这道就是: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躬身实践”。刘娥一听也觉得有理。孟鸣接着说道:“娘娘,我准备建一个女子学堂怎么样。”刘娥一听觉得挺新鲜,她问道:“这样的话,会引起莫大争议的,武曌之祸不远,怕有人会借题发挥”。孟鸣知道这时的女子地位还是很高的,不比唐朝差。

    我们还可以在宋朝的婚姻制度、财产分割上看出女子的地位。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一个家庭要分家时,女儿也是可以得到一部分财产的,“在法: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而女子分得的这部分财产有个专业术语,叫作“奁产”,就是以办嫁妆的名义分给她们的,而这部分“奁产”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兄长将这部分财产据为己有,女子是可以告上衙门的,“处女亦蒙首执牒,自讦于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