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不如不相 (第2/3页)
现在才知道赵明月竟对我专情如此。孟鸣不想赵明月因我香消玉殒,但是想想玉蝉,他左右为难。他就提笔写了一首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紧接着有备注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不如不相见”,写完就走了。公主看了这首词,又看了孟鸣的备注,就立即明白孟鸣的意思了,顿时气急骂道:“孟鸣,你混蛋,你不是人,枉明月对你情深义重。”
孟鸣现在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喜欢过赵明月,他不去喜欢一个人,却管不到别人去喜欢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多么矛盾的话题呀。孟鸣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和玉蝉结婚了,这也是他盼了六年的念想。没想中间又闹出个赵明月的事端来,孟鸣直觉告诉他这段时间不平静的。
孟鸣这几日当值,倒也平静,但我觉得不安,就觉得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冬至月十一的这天赵祯召我去皇宫面圣,我随着小黄门过去,期间塞给他五十贯的银票,只见这小黄门眉开眼笑的,我就问问赵祯和刘娥的情况,尤其是心情如何。小黄门和孟鸣说:“侯爷,今天圣上和太后心情不错”。听到这里,他心里一安。穿过宫门,不知过了几道走廊和几道门,最后就去了内宫。最后赵祯接见了我,现在赵祯十三岁了,可快大婚了。只见赵祯见了孟鸣倒是挺热情的,孟鸣现在不给他讲课了,不过经常写一些策论呈给他,有经济的、也有军事的,还有时下朝廷的一些议题的见解,按照红朝的观点写的。赵祯看来孟鸣的观点都异于一班大臣门的观点,有些独立特行,但每个观点、方法,最后都证明是最行之有效的。他告诉我是太后要见孟鸣,孟鸣心里不由画了一根魂,有些忐忑。
太后姗姗来迟,孟鸣等了三刻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