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筹建上海城(二)总体规划 (第2/3页)
了工地的地形后,又制作了它相应的城建规划沙盘,它可以对城市进行宏观和微观查看。
城市的地理信息、交通网络、市政管理状况、城市的建筑,以及标志性建筑的属性、高度,甚至内部结构都一清二楚。
扬州的巨商和东京的功勋之家的主事人,都聚在这个城建规划的沙盘上,上海城建结构图都直观的展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所以他们都沉入其中,叹为观止。
孟鸣正在口若悬河地讲解着,大到上海的总体规划,小到公园里的一个凉亭,都娓娓道来。
更讲了上海的发展前景,还有事关在座各位的投资回报的基础建设工程,直言道这时个长远的大工程,和铁路的建设一样,需要二十年的规划期。
中短期见效益的项目,就是优先开发楼盘和商铺,建设码头,招商引资,大造海船,发展海上贸易,五到十年内可见效果。
众人听了孟鸣的讲解后,顿时觉得前景可期,有利可图,长远受益,所以就纷纷投巨资入股。
第一期启动资金都到了两个亿(两千万贯),孟鸣占股三成,其余的分摊剩下的七成,孟鸣占有主导权、管理权和运营权,其他的股东享有受益分红权和财务监督权。
孟鸣又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拟定出了相关的管理章程和条款,明确了股东们的权利和义务,然后交给了股东们审阅,最后决议通过后生效执行。
孟鸣优先建设了码头和造船厂,孟鸣已在工地上待了两个月的时间,他的合伙人都已经离开了。
此时已是九月份,天气已经入秋,已接近霜降了,但是工地上温度冷暖适宜,气候宜人,正好适合野外劳作,所以工地上的工人干劲十足。
画面转向了造船厂,造船厂经过两个月的建设已经建了八个造船车间,四个可建造运力一千到三千吨的大型船,三个可建造一千吨以下的中小型
机船,最后一个车间试建三千到五千吨的超大型船。
并且开始建造运力三千吨的大型船舶,一共有三百人参与了建造,有一百二十名熟练的工匠,一百八十名没有经验的新手,本着以老带新的原则培养后备的技术人才。
此时的郭润生正在造船厂里干活,他干活麻利、勤快、肯吃苦,又脑子灵活,肯钻研;两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大量的造船工艺和技巧,比有些老手都不逞多让。
他也引起了陈明诚的重视,陈明诚一时对他刮目相看;开始把他调在身边,并且亲自手把手的调教,顿时发现他是个可造之材。
陈明诚还想对他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他一直表现这么优秀,就正式收其为入室弟子。
郭润生其实已经能够独立顶岗干活了,但是他觉得自己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船匠,但是技术的再提高上已经遇到了瓶颈了,现在充其量就是一个熟练的全能装配工。
这段时间他也跟着陈明诚和陈启明的团队在一起,他也亲眼看到了蒸汽机的安装调试,以及它的传动结构,他叹为观止。
他有一次看到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