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七十八节 惊人,稳妥(为20000票加更!) (第2/3页)
还有,这啥食品厂需要投资五百万?
见丁向东依然质疑这食品厂项目,张建川这才又把方便面的情况做了一个介绍。
“总计投资都是玉梅姐委托人做出来的,我看过也差不多,这还是在全数用国内生产线的情况下,如果用日本的设备,那就基本上奔着八百万以上去了。”
张建川随即就把对市场的调研分析情况捡着重要的说了一遍,简玉梅也做了补充。
丁向东还是想不通:“建川,你这是不是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才这么不管不顾的?三百多万,你在政府里边当干部,干十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玉梅,不是我说你,你怎么想的,建川这钱来得容易,他要去疯,你不劝也就罢了,怎么你也跟着疯?你找我和你姐借钱,我和你姐省吃俭用口攒肚挪也就几万块钱存款,加上你的,投入进去,能占多少股份,有意义么?”
的确,任何正常人在这种情形下都要如此想,几百万你不自个儿存着攒着好生享用,咋就还要去浪?真不把钱当钱啊。
“姐夫,项目虽然是建川提出来的,但后期各方面的市场考察和调研,我却是每一步都参与了的,如果没有搞头,我岂会这么认真,肯定也会劝建川不要贸然行事,有这笔资金,干其他什么项目也一样有机会,但就是觉得这个项目前景最好,……”
“目前方便面市场我们是花了心思做调研的,就九月份开始,我们七八个人分成三四个组在全国七个省市做了市场调查,情况大同小异,国外产品虽然味道不错,但是价格动辄五六块钱,只能在机场和宾馆这些高档场所消费,而低端的方便面倒是便宜,大多不到一块钱,但是在味道和面饼的质量上就有些难以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了,……,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有搞头,而且搞头很大,……”
这个时候张建川反而不说话了,是简玉梅来主讲了。
“……,从近三年的方便面消费状况来看,增速很快,建川也提到了一点,那就是经济在发展,尤其是我们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前往东部沿海打工,因为时间和地域环境限制,对这种速食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是一种急剧增长的态势,方便面便是其中占据分量最大的一类,……”
……
这一讲就是半个小时,弄得简玉萍不得不菜又拿回去热了热才又端上来,重新续上吃了起来。
现在丁向东不再质疑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只不过企业和产品的兴衰从来就不是光靠可行性就能定调得,很多时候你的产品的确符合发展需要,但是你就是火不了或者不受欢迎,这里边存在的变数太多,任何一个意想不到的因素都可能让你的想法愿望搁浅。
不过这就不需要多讨论了,讨论了也没用,只有你做了才知道成不成。
丢开了方便面的项目,丁向东反而对张建川在深圳股市上的斩获颇感兴趣。
张建川也就拣了一些股市故事来闲聊,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