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一节 论人脉的重要性(第四更求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一节 论人脉的重要性(第四更求票!) (第3/3页)

其是本来就已经吃到鱼中段的大户们,更不会轻易去碰鱼尾,而在上证所开业之前,这就是一段鱼尾时期。

    至于说上证所开业之后,究竟是一场跌跌不休灾难的开始,还是一具美味大鱼初现,还真不好说。

    一觉醒来,张建川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沪上冬日。

    来沪当然不只是为了股市这点儿事情,二月份在沪市的试吃宣传工作前期接洽工作,同样也落在了二人身上,不仅仅是上海,还有南京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骗着带覃燕珊来沪上开眼界,满足她看世界的心愿,实际上却是公务出差,选择上海和南京各五家大学作为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与企业同行共建活动。

    上海和南京可不比在汉州和嘉州本地,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你到了上海、南京,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关系人脉,恐怕你连大学门都进不去,就算是进去找上门了,人家凭什么相信你,理都懒得理你。

    这一点张建川心中很清楚,虽然刘少堂动用了他原来在市政府这边的人脉,分别和SH市政府和NJ市政府这边接洽过,但无论是沪上高校还是南京高校都不是市一级政府能随便指挥的。

    南京那边好一点儿,刘少堂动用了自己私人关系请托了NJ市府办的一位熟人帮忙打了几个电话,但成不成,还得要自己去联络对接。

    而上海这边也打了电话联系,但石沉大海。

    也就是说,上海这边要全靠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去接洽了。

    当然,来之前张建川也要把能动用的资源都动用上。

    比如陈霸先刚从上海回去不久,他在上海呆了一个多星期考察,张建川自然要问及有无可以介绍一用的资源。

    还别说,这立马就还有两个。

    一个是沪上中华企业公司的副总,陈霸先去上海考察期间,和这一位谈得比较投缘,而且同为当兵出身,而且也是七十年代都在广东当兵,所以有点儿一见如故。

    而这一位的夫人在同济大学工作,这条线勉强可以一用,但需要各种正规手续才能接洽上。

    另外一个是陈霸先战友,在华东师范大学保卫处工作,这条件很关键,因为战友情谊,关系很硬,所以直接可用。

    另外就是通过晏修义请托其父晏文宝的关系。

    晏文宝是老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的,现在华东纺织工学院改名中国纺织大学了,但晏文宝一直和学校是有联系的,而且其还有几个同学在学校留校任教。

    这条线也是张建川殚精竭虑想出来的,没想到一试还真的成了,让直接去联系就行了。

    原本张建川是没把中国纺大算进去的,但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不用岂不是暴殄天物,换一所学校,还不知道得多花多少精力了。

    可最重要的复旦和上海交大,那就真的没门了。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了三所大学打开了门路,能不能行也得要试一试。

    ***

    目前2000,冲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