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五节 1991,我来了 (为37天下无双盟主加更!) (第1/3页)
元旦论理不是访客的好时机,假期就一天,第二天就要上班,但张建川却没办法,只能选择元旦。
本来张建川中午就打算先去县里,看看能不能在刘英刚家里去混顿饭吃,然后下午再去丁向东那里,如果可以的话,还打算去拜访一下马连贵和谭立仁。
张建川很清楚,虽然自己公司办在了经开区,但是在经开区那边人脉很单薄,就只有刘少堂一个人。
刘少堂是管委会党工委I书记、主任,肯定一言九鼎,但你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找人家,安云禾那层关系也还可以,但毕竟隔了一层。
安江这边才是自己根基所在,安江这边的人脉关系都需要好生维护。
像青江建材公司面临的难题一样,如果县砂石厂要来找茬儿,那就得要有人出面帮忙协调缓颊,避免遭遇针对性的行政执法。
可杨文俊提出来要和原来的老同学聚一聚,他也觉得该聚一聚了,虽然大家因为生活来往有所减少,但是感情却不应该这样疏远下去,尤其是玉梨也还在,所以张建川只能把去县里改在下午。
没办法,过了元旦,张建川知道自己可能要一只忙到春节去了,甚至可能春节都不会轻松。
随着生产线的全面到位,原料采购也基本上铺开了,安装调试,试生产,这是工厂这边,外边的试吃活动也要全面铺开,首先从汉州、燕京、上海三座城市启动,然后陆续推广到南京、郑州、广州,这个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春节后,也就是农民工过完春节返回工作地这段时间,充分把这种宣传和收集信息的两方面效果做到极致。
紧接着确定了主打产品,就是开足马力生产,而另一边的广告宣传也就要开始启动。
张建川和简玉梅商量过,广告这边可能要在春节前敲定,用那家公司,选哪个演员作为代言,都要敲定,然后春节后一到两个月内就要把广告拍摄制作完成,最迟五月就要推上电视。
而和央视这边的接洽也要在春节前完成,合同、费用,播放时段,甚至考虑节目冠名。
张建川也有些遗憾,早知道《渴望》这个节目如此红火,那就该提前去接洽,搞一个冠名播出,或者在片尾上打广告,那绝对效果满满。
但现在《渴望》已经播出了,而且还得要接洽演员,联系拍摄,都不是简单事情。
不过这也有好处,《渴望》如果一直爆红,那么几个月之后应该正是发酵期,如果用那个演刘慧芳的演员来做代言,效果肯定也会相当好。
怕就怕《渴望》爆红只是昙花一现。
张建川觉得既然斥巨资要把“大师傅”方便面一炮打红,那么就不能让其一年就偃旗息鼓,最起码也要能维持两三年才行,所以在选择刘慧芳扮演者张凯丽作为代言人与选择周润发作为代言人上,他还在纠结。
只有等到简玉梅去了燕京接触了广告公司之后,征求他们的意见再来看情况了。
总而言之,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