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一曲入梦 (第2/3页)
不自禁的眯上了眼睛,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那筝音听起来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像是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像是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筝声紧时,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时,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
不知何时,添香玉台的周围垂下了一层轻纱,像是月光笼罩在湖面上一般,轻纱上淡淡的绣着层层祥云、朵朵鲜花,像是期待着月里才仙子下凡一般。众人的眼睛定定地看着,生怕错过了什么,眼睛一眨也不眨的。就在这时,八筝的曲调一下子便得急促变得高了起来,众人的心弦一下子绷紧了:要出来了!
随着欢快儿急促的筝音,空中也下起了“花雨”,洋洋洒洒。飘飘落落,并伴随着阵阵芳香,众人渐渐沉醉。这时,玉台上方飘下来三丈红绫,随后便有一位仙子手握红绫,在这漫天飘落的花雨中,在这让人沉醉的芬芳里,这这铮铮流水的妙音下,徐徐而落……
未晞的脚尖如蜻蜓点水般的落在了玉台之上时,周围的八部古筝戛然而止。此时的未晞手中已经多了一支玉箫、只见那双纤纤玉手举起碧玉,手指按住箫孔,丹唇轻启,吐气如兰。霎时悠扬的箫声便飞入夜空。琴音止,箫声起,红唇染血嵌古玉。箫音刚起时,就仿佛带着众人来至湖畔沐风,月夜下清箫醉柳、朗月轻舟。箫孔中溢满铿锵的水波,在镜湖中荡起层层涟漪。
今夜本是迎宾之夜。喜庆之夜,但这箫声却是悲伤婉转的。此曲是相思之哀怨,是离人之惆怅,她婉转清扬地带着浓浓的情义,飘过千重山,万重水,终将心中之无限情思带入了情郎的梦中。此曲也是思乡之愁绪,是游子的盼归,他轻轻地叩开了小村中那一座篱笆院落的柴扉,温柔的凝视着母亲的脸颊。此曲更是埋骨他乡的忠魂,是不愿离去的英灵。他静静地推开了月色中的小轩窗,怜爱地亲吻着爱妻的额头和熟睡中儿女的小脸……
添香台的人深深沉浸在这忧伤的曲调中,刚才还是熙熙攘攘的大厅这时候除了那旷古清绝的箫声竟然没有一丁点儿声音。似乎是每一个人都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生怕错过了哪怕是一小段,也或者是怕自己的弄出声响来引起别人的不满。
宇文训静静的坐着,没有了刚才了心高气傲。宇文深手扶着栏杆,一双眼睛盯着那抹轻纱,好像要将之看穿一般。于文若收起了以往的玩笑表情,闭上了眼睛侧着耳朵满脸陶醉地用心聆听着。独孤震和青山虽是习武之人,不太通音律,但此刻也捏着酒杯,低着头仔细地听着。
再看其他人,或双眼注视,或低头不语,或闭母深思,或侧耳聆听。端茶的,将茶杯轻拿轻放;倒水的,将壶嘴贴近茶杯;掌灯的,在远处纹丝不动,嗑瓜子的将瓜子悄悄收起;吃水果的将水果放置一旁。任凭你是高官显贵,此时都在凝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