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钩其所好 (第2/3页)
“人力如何辅之?”宇文深赶紧问道。
“用绝对的优势兵力,消灭或者是牵制住那恰巧在城中不听公子调度的一万人。”竹玄之神秘地说。
“绝对的兵力,城中何来绝对的优势兵力?”宇文深疑惑地问道。
“把秦大将军没有战斗力的两万人变成一支真正的御林军!”竹玄之直接说道。
“这……不太可能。”宇文深不信。
“怎么不可能?”竹玄之问道。
“先生可能有所不知,现在的秦大将军的在朝中的处境,比较尴尬。”宇文深解释到:“秦大将军原来是跟随文王左右征战的亲兵,数次出生入死解救文王于危难,深得文王信任,因此才被任命为御林军的统领大将军,掌管御林军的三个大营,最多的时候人数有八万之众,可算是威震朝野。但是文王驾崩后,到明帝时,前大冢宰赵贵矫诏谋反,毒害明帝,后被父亲镇压,诛灭九族,这才拥立当今皇上。而秦大将军,正是赵贵独子赵耀的大师兄,与赵贵既有袍泽之谊,又与其子有同门之情,本该归于逆党一员,但父亲念在是文王旧部,战功赫赫,便不追究,依旧在朝中任职。但自此以后,秦大将军就好像换了人一样,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对部下恣意纵容,对守卫操练也是敷衍了事。这或许是秦大将军怕被牵连,明哲保身吧。”
“公子这么一说,那就更好办了,既然秦城知道明哲保身,那他一定是一个知道审时度势的人,现在朝中的局势他应该看的很清楚,将来的天下,会在您二位之外的第三人吗?”竹玄之恭维了一下宇文深。
“话虽如此,可是当年赵贵造反,虽然他恰巧不在长安,可是按照他和赵家的交情,说不定……”宇文深欲言又止,顿了一会,继续说道:“这些年父亲一直在留意着秦城,他是赵耀的师兄,而那个赵耀,可是和当今陛下情同手足啊。难保他不会念及旧情,对我们有二心。”
“倘若秦城不念旧时情义,那他就不配得到文王重用了,公子也不必重用,翻脸无情之人岂可托于大事?冢宰留意秦城,是怕他和陛下有什么密谋之事,对冢宰不利。但公子则不同,倘若公子与秦城相交,第一可以洗脱秦城自身的嫌疑,第二可以向冢宰表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已经完全没有了效忠陛下的忠心,而是追随了冢宰的公子。虽然世子和公子有所竞争,但毕竟是一家人,除非世子和公子……嘿嘿,对冢宰有二心,联合秦城一心想谋得大权。”竹玄之说。
“先生,这玩笑可开不得,本公子虽然和世子有点不睦,但对父亲绝对忠心耿耿,绝无半点不敬!”宇文深义正词严地说道。
“在下失言,公子莫怪。但在下刚才之建议,公子认为妥帖否?”竹玄之问道。
“能得到秦大将军的相助,自然是极好,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