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潜规则送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潜规则送礼 (第1/3页)

过去了十来天,店铺还没有装修好,正在指挥木匠做事的牛虻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前去海边收盐的商队已经回来了,而且是十余只商队一起聚齐了回来的。

    牛虻也明白,他们这么做主要是怕遇上打劫的,而有着十余只商队千余人在一起,就要安全了许多。

    不过,现在的“牛家军”已经初成,下次出行就能够让几名武者初期的中队长,带着一队几百名将士前去护送,每一个来回轮换一次,那样一来就没有了什么问题。

    大喜过望的牛虻,马上丢下了手头的工作回到了牛家庄,向着正在后勤处卸货的几位领队问起了经过。

    按照他们的解说,牛虻知道了这一次走商的大致情况:在沿海地区,有很多的小盐场,那些粗盐很便宜,只不过是五六文钱一担,比青州城的十多文钱一担要便宜了许多,只不过想要大批量的购买,却是要给那些盐司和巡检不少好处费,摊平下来,每担粗盐也要到了八文钱左右。

    这一路上面到处都是土匪山寨,大家也是经过了详细打听之后,躲躲藏藏的才侥幸回来,一百余辆牛虻向青州城各个粮行米店租来的马车,一辆也没有遗失。

    听完了大家的汇报,牛虻在后怕之余,也不禁有些欣喜:每一辆马车都装有两千斤粗盐,一百多辆马车就是二十多万斤,就算是除去几万斤的杂质,这一次也能够收获二十万斤精盐。

    按照每一斤精盐的批发价一百三十文来计算,除去二十文的成本,二十万斤精盐就能够赚取两万两千两银子,简直就和抢钱一样!

    没说的,命令大家今天好好地休息一下,明天各自前去后勤处、领取价值一两银子的粮食和野兽肉,叫着早已等候多时的、精盐坊的匠户,把已经过称完毕的粗盐全部拉到工坊之中。

    闲散了近半年的千余名匠户,早就把提纯的工序摸熟,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也幸亏是牛虻这次买的店铺够大,早就分出了一间大门面,准备用来售卖这些被他取名为“雪盐”的精盐,算是一举两得。

    这次的商队回来得正是时候,刚好可以和玻璃制品铺一起开业。

    开业之前,自然是要先送礼。这样做,一个是为了打广告,一个就是潜规则,要不然即使是牛虻不怕,也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大小麻烦。

    大明帝国的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是两大对立的集团。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