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崇祯的怒火 (第2/3页)
。
沿途自然是鬼神辟易,望之惊心,畅通无阻。
“你们看看!一个个都在推卸责任,这还都是朕的股肱之臣!”
鞑子已经离开了京城近一个月,京城之中依旧是一片乱糟糟的,让已经陆续赶来的勤王大军前去追击鞑子,绝大部分都是不敢的。
那些来去如风、凶残之极的鞑子,除了缺钱少粮的卢象升的“天雄军”、秦良玉的“白杆兵”,满桂的“游骑兵”等几支大军之外,另外的将官是没有胆前去进击的。
这些年,关外清兵经常寇掠关隘,关内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斯文凋弊,整个大明朝的总体局势,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一月之前,青州知府汪乔年上书报捷,说刚上任的青州守备牛虻,带着牛家庄的大军,一战斩获鞑子首级三万六千余枚,将正白旗的多铎带领的六万大军杀得大败,并且将他们撵出了青州府,你们一个个都说这肯定是青州府谎报战功!”
“但是青州军已经领命押解这鞑子人头进京,这样的战功是能够谎报的么?一个个没有本事,却想污蔑有功之臣,连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也暂时压后,这就是你们这些股肱之臣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崇祯皇帝气得满脸铁青,手中拿着一封一个月前、汪乔年知府和衡王联名发来的报捷文书,站在金銮殿之中大发雷霆。
确实,这次鞑子的大举入关,到处传来的都是噩耗,基本上都是被鞑子洗劫和屠杀一空的地方官员的诉苦。偌大一个大明朝,居然被鞑子当做了自留地一般,这叫泱泱大明朝情何以堪?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牛家军”,把鞑子杀得大败亏输,结果却被这些大臣个个推三阻四,硬是压着封赏不议,非得见到鞑子的首级,眼见为实再说。
“禀报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有要事禀报!”
正在这时一位皇宫内卫急匆匆地进来,跪下报告说道。
“快宣!”崇祯的心思一动,有了些许猜测,下御令道。
作为一个掌控欲极强、雄心勃勃的一代帝皇,崇祯自然不会是一个善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