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执手入京城 (第2/3页)
员如走马灯般更迭,兵部尚书及督师等也是屡遭贬斥乃至冤杀,其余大臣更是终日惶恐,朱由检的滥杀和多疑可见一斑。
就算是如此,明崇祯年间的朋党之争的态势并未得到改善,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在除却铲除魏党一役的争斗中的表现堪称昏庸,让清流朋党失去了制约,积弊难返。
与此同时,朱由检虽屡下罪己诏,然手下的清流朋党、变着花样搞出的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东林党人、大小宦官阳奉阴违、贪财苛政最严重的后果。
此外,在辽东战局屡败之时,不纳周皇后迁都之谏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而从南明诸政权观之,朱明皇室在满清的背景下号召力依旧不容小觑。
故而,朱由检尽管勤政,却错误百出,不仅不可能中兴大明帝国,其亡国也几乎是必然。
从这里步行回到紫禁城,少说也要半个时辰,破罐子破摔的牛虻,索性收起了心里面的那一丝紧张,打量起这闻名已久的绝世之都。
大明帝国的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的,但比元大都更加雄伟壮丽。
从整个城的平面布局来看,京城是一座呈“凸”字形结构的城市,且外城包着内城的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从外城到紫禁城,城墙的外面绕以宽且深的护城河。
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为全城的中心,处在层层拱卫之中,在城的四周再布以天、地、日、月坛,紫禁城俨然是“宇宙的中心”。
从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一直到皇城后门——地安门以北的钟鼓楼,全城最宏大的建筑和场景都安排在了以这条中心线为基础的大道两边,周围是大量整整齐齐的低矮、青灰色的四合院,整个京城的规划布局形成了一个完整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
金碧辉煌的宫殿,在数以万计布置有序、掩映在绿阴底下的四合院的衬托下,更显得宏伟壮丽。
一路行来,沿途所见让牛虻大开眼界,在众多文武大臣的静静跟随和一队禁军的护持之下,半个多时辰过去,终于来到了紫禁城。
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四周有高约十丈左右的城墙围绕,城墙外有宽达两百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
紫禁城四面开门,四隅设角楼,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这个世界上的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