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四章鞑子再入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四章鞑子再入寇 (第3/3页)

帝沉声说道:“冷静点,慌什么?我在这里!你怕什么鞑子?鞑子在哪里?”

    高起潜使劲儿的咽咽口水,艰涩的说道:“在宣大一线!”

    崇祯皇帝很想踹他一脚!

    鞑子在宣府,你慌张个啥啊?你这么一嚷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关外的鞑子,已经杀到了京城了呢!

    但是,看到周围文武大臣充满了惧色的目光,崇祯皇帝才忽然明白:即使鞑子是在宣府,大家同样是惊恐的。

    原因很简单,对于鞑子的凶残,还有鞑子骑兵的战斗力,他们的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这种深刻的印象,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好吧,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种深深的畏惧感:明军和鞑子的对抗总是处于下风,每次打仗明军自己都要死很多人,鞑子却没有死几个。这样一来,就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好像鞑子是不可战胜的那样。

    这种心理,有点类似后世两大球的国猪的恐洋症,尽管恨对方得要死,但是每次打起来却总是失败。越是失败,恐惧的心理就越是严重,都形成死循环了。

    这次入关来“打草谷”,鞑子居然绕过了锦宁前线,从科尔沁草原过来,直接越过长城南下,袭掠北直隶,想要再次围困京师,一时间天下震动。很多人都觉得,鞑子是越来越难对付了。

    自从秦、晋民乱爆发以后,大明朝一片的风雨飘摇,外有建虏,内有民乱。不少人都觉得,这天下,恐怕是要换主子了。

    崇祯皇帝看了看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如同闹市场一般的金銮殿,心里面感到十分的悲哀。

    ……

    鞑子的这次入塞,谁也不知道要持续多长的时间。但是想来两三个月肯定是有的,在没有抢到足够的人口和物资之前,鞑子不会轻易的离开。

    由于内地的明军深深的忌讳鞑子的战斗力,因此肯定不敢干涉鞑子的抢掠行动。换而言之,鞑子愿意在大明帝国境内逗留多久就逗留多久,什么时候他们心满意足了,才会离开。

    随着鞑子的入塞,在很多地区,爆发了相当规模的混乱,这些混乱随后又发展成为暴乱:暴民们打家劫舍,抢夺财富,无所不作,无所不为,当地的官兵纷纷出动,对暴民进行镇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是被抓到的,自然是杀无赦,秦、晋、豫一带,着实是杀了不少人。但是,官兵杀人越是凶狠,民众的反抗情绪同样越是激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